归一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海天散文
文章内容页

端午节之陈艾、菖蒲

  • 作者: 沧海一粟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8-06-23
  • 热度83474
  •   农历的五月,正是植物长势最旺盛的时期。田野、山原,满眼青翠、碧绿,葱茏、蓊郁,蓬蓬勃勃的生命力,成为绿色世界的主旋律。
      
      端午节的大清早,我们小孩子相约来到坡上,野地里的野芝麻草、野地瓜藤、岩蒿蒿、苦蒿、荨麻等盈盈的生长着,我们的目光一掠而过,落在那些高大壮实的陈艾上。
      
      在乡下,陈艾是比较贱的。我们这里说某种植物贱,是指这种植物多,生存能力强,却没什么用处的意思。
      
      我们在拔这些陈艾时,先是把它们前后左右的猛摇,待其根摇松动了,它们似乎是被摇晕了头,站立不稳,我们一用力,就拔了起来。
      
      陈艾有隐隐的苦味,闻着有点闷人,如同一个人身上的狐臭,有点令人生厌。
      
      它无法像桃花、李花、杏花,娇媚的花朵能迷醉万物生灵。它那小不点儿浅白的花,畏缩在泛白的叶片下,像一张营养不良的苍白的小脸,怯怯的隐匿着,不愿让人觑见。
      
      它无法像灯笼花(蒲公英),依凭那一只白色的灯笼,就能照亮我们的眸子。我们提着灯笼,嘬起小嘴一吹,那花絮就轻盈的飞啊飞啊,飞得很远很远的,我们的想象也随之缥缈到那陌生的地方。
      
      它无法像麻豌豆草,结的荚能做叫叫(哨子),吹出的声音浑厚苍劲、尖细锐利,听得叫人入迷。
      
      它在一年中,只有到端午节这天,才被派上了用场。
      
      早晨的莹莹珠露,将陈艾滋润出了些鲜活气象。我们扯了一大抱陈艾,打湿了裤子与衣袖,一种清凉,幽幽的浸进肌肤,有的小伙伴打起了喷嚏。
      
      我们把陈艾扛在肩上,蹦跳着回家,陈艾便在我们的身后频频点头,那高兴劲如同我们小孩子过春节。大人们见我们扯得多回去,就假嗔道:“扯这么多回来打老虎啊!”我们不管,把陈艾扔在门边,又弄菖蒲去了。
      
      菖蒲是水生植物,乡亲们在自家屋前或屋后的田边地角栽种着,以备端午节用。我们就到那些栽着的人家屋前或屋后,把裤脚挽得高高的,走下去就扯。若是主人家看到了,不但不生气,反而会为有人看得起自家的东西而高兴。只是他们会故意板着个脸,高声的喊叫:“哇!逮到了哇,扯别个东西哇!”我们知道他是装出来的,听到喊声,并不惊慌,随口答道:“扯别个的,关你屁事!”“嘿!怎么不关我的事呢?那菖蒲是我的呢。”
      
      这时,我们就假装瞧不起他,说:“哦呀!硬是扯了你两根菖蒲了哦,比要了命都还恼火了!”对方听说后,就会嘿嘿的笑着说:“哪个恼火了,我是跟你几个娃娃儿开玩笑的。”我们马上回敬道:“开玩笑(完校),我看你是在开板板笑(村校)!”于是,我们都笑了起来。
      
      我们把扯回来的菖蒲与陈艾,悬挂在古朴的门楣两边,菖蒲太少,一边只能有一支菖蒲,其他则是众多的陈艾,好像两位菖蒲大将军,各自带领着一队陈艾小兵为我们把守着门,不让那些邪气进来,保我们一家平平安安。此时,节日的氤氲之气才浓烈的弥漫在空中。
      
      端午节为什么要在门口挂菖蒲、陈艾,我们曾向大人们问起过。
      
      大人们说是为了避“邪”。“邪”这种东西在我们的头脑里很模糊,好像跟鬼不是亲戚就是邻居,反正不是好东西,一个人若是沾惹上了它,你就会倒霉的,生疮害病啦,亏本折财啦,家庭不和啦,喂鸡鸭养生不顺啦等等就会围着你团团转。
      
      我们自然是极不愿意撞到邪,可邪这东西就像是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你撞到它了你也不知道,真拿它没办法。想不到陈艾、菖蒲却能把“邪”这种无形的东西拒之门外,我们不得不对陈艾、菖蒲另眼想看的了。
      
      端午节后,菖蒲与陈艾仍在门口挂着,直到完全风干后,像干柴似的,大人们才把它们取下来,好好的收藏着。
      
      听大人们说,这些陈艾、菖蒲的用处可大着呢。我们就说,我们去把坡上的陈艾都弄回来,晒干了收起来。大人们说,只有端午节挂在门上的才行,其它时候的不行。
      
      于是,端午节在我们的头脑里变得神神秘秘的了。

      本文标题:端午节之陈艾、菖蒲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486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