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诗笔灵动情怀高洁——评魏福迪组诗《悠悠红歌情》

  • 作者: 湛江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820
  • 梁 箭

      近读魏福迪组诗《悠悠红歌情》,颇有感触,深受鼓舞,知道他在物欲喧嚣的当今,葆有一颗真挚与虔诚的诗心,且以灵巧的笔触,抒写出一种高洁、生动而精湛的感情状态。让我们捧读,感悟到它的灼热;细细品味之下,感觉到它的力量,感受到心灵沉醉的趣意和慰藉,并有心性飞升到兰之芳馨、梅之傲骨、松之高尚的境界。

      古人说,“诗言志”“诗言情”。确实,诗是思想的闪电,诗是心灵的火花,人的境界决定诗的境界。我们读组诗《悠悠红歌情》自然触到一种内在的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既感到作者志向的高远,更感受到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强烈情感。这组诗分为三节:“党旗之恋”、“七月当歌”、“悠悠红歌情”。我们从作者的谋篇布局中可以看到他对题材的选择和他内心情感投射的方向。党旗是鲜血濡染和浸泡的,是一幅慷慨悲壮的历史风云图。诗人没有更多地书写共产党人那段很长的烽火征程,而着意展示党的丰功伟业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祖国日新月异的万千气象。诗人以虔诚的敬畏之心,娓娓道来:

      迎风舞的党旗

      是洋溢着的热情目光

      是祖国昂首阔步的波澜壮语

      纷披着朝霞泼写苍穹历史

      挥动着午阳涂染林莽与群山

      这是朝霞、午阳、信念与和弦构成的诗意伊甸园。它每时每刻都在自身丰富的变化之中。“昂首阔步”的奋进,是“真诚信念”的恒力坚守,是健康和谐的彰显。福迪追求形神兼备,用语精警。其间不缺丰富的想象,难能可贵的是有妙不可言的比喻、拟人等诸多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使全诗颇得血气,“红色含情”“壮丽推动”“穿织理想”,均有诗人自己的发现,表现了作者对党深厚的爱和认知。这也是在弘扬一种精神,我们永远不能缺失的精神;这是在挥舞一面旗帜,我们永远不倒的旗帜。

      “七月当歌”这节以党诞生的日子为有限的书写时间元素,把感情的游丝拉向极为宏大的广阔的空间。在这里,诗人很好地掌握了诗歌的抒情特点。他感情的焦点,对着我们伟大的党、我们伟大的时代,对着祖国的美好和强盛,对着我们民族昂扬奋发的步履。所表现在每一个诗句里,则是笔墨酣畅,放得开,不拘泥于那些繁琐的描写。古人云:“起句需如爆竹,末句需如撞钟。”这“七月当歌”的诗意盎然的起句我颇为欣赏:

      大地的琴弦以空前的澎湃

      融入这七月火红的风景

      以气势磅礴的力量

      让熠熠升起的信念绕于心间

      福迪知道诗要虚实相济,因而以“以敦实性格感恩厚德土地/以炽烈情怀吟咏特写乐章”作结句,使得诗有了灵性,也让人找到了诗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斗转星移、波澜壮阔;一百年高山仰止、伟业辉煌。共产党人的崇高、纯洁和无私奉献无疑值得大书特书。作为政治抒情诗,如果没有注重炼意,是极容易落入“假、大、空”的歌德口号式的窠臼。而福迪很是聪明,用笔老辣,着力意境之美,更追求力度和气势,在“悠悠红歌情”中充分体现了这点。他通过丰富的诗的元素,巧妙构思,合理布局,使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

      我们以高歌的心情来吟唱

      和着冉起的辉煌和着夯实土地

      看红色版图上展开的博大与永恒

      和着莽莽群山和着倔强根须

      听浩荡起的万顷绿色波涛

      红歌是我们这一代人先天的情感的脐带,乳汁一般无限的依恋。唱每一首红歌,都会带来别样的感动,热烈而奔放,唱之喜悦挂在脸上,豪迈洋溢心间。诗人正是抓住这种浓浓情意,写出了真实感觉,并善于在很高的层次上处理素材,尽在思想发掘上给力。“悠悠红歌下/虔诚的信仰涌动出大爱之情/我们以笔为旗以画为爝/创造着一份份灵魂碧空。”“红歌”这个素材本身平凡得很,诗人则用它唱出了一首结实的时代颂歌。

      通观福迪组诗《悠悠红歌情》, 感觉自然而奇崛,坚实而张力,清爽而优美,然而我更觉得,高远的追求必赋予作者坚韧的精神和激扬的情感。对于充盈忠诚信念气血的诗作,我是尤加珍爱的。我坚信为顶天立地而永不消逝的精气神。但愿福迪行走在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大地上有更多的兴叹与沉思,创作出更多内容丰盈、思想深邃、语言精湛的优秀诗作。

      本文标题:诗笔灵动情怀高洁——评魏福迪组诗《悠悠红歌情》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1491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