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人生
文章内容页

新富人更需BoBo精神

  • 作者: 意林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362
  • 刘 轩

      最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有钱人基本上分三种,一种把钱全穿在身上;另一种把钱一半穿在身上;还有一种,身上完全看不到钱。”

      我以前在念哈佛的时候,就认识许多第三种的有钱人。有个同学穿得像个流浪汉,但传闻他老爸不久前才捐了一栋建筑给学校。

      仔细观察他们的穿着,发现这些“低调大户”其实穿得也不那么便宜。虽然一身牛仔裤跟仿古T恤,却搭配顶级的围巾;瘪瘪的复古眼镜,识货的人则知道是手工的牛角镜框,一副上千美元。这些同学看来不起眼,但身上四处的小线索,加上优雅的谈吐举止透露着他们其实是混入了民间的贵族。

      毕业之后多年,我才知道原来这种风格有个名称,叫做“布波”(BoBo)。它是简称,代表的是布尔乔亚的“布”和波希米亚的“波”,指的是高收入、具有高消费能力,却喜欢追求非物质生活的族群。有些人说他们是现代嬉皮,但这不完全正确,因为布波人虽然低调,该花钱的时候却一点也不手软。欧美许多40岁以下的有钱人都很布波,他们刻意远离上一代的荣华富贵,寻求精神层面的生活,但其实也在过程中颇为享受。

      后来我想,许多家里有钱的年轻人会倾向布波风格,因为这样不但比较平易近人,更能显示自己的“厚底子”,因为通常暴发户才会把名牌logo挂满全身,而真正的“贵族”在长久的优越生活之下已经学会收敛的艺术,懂得如何让奢华变得低调。

      BoBo这个名词从2000年出现到现在,已经深深影响了时尚世界,从没有车边、刻意破洞的毛衣,到以前蓝领阶级穿的Uggs毛靴再度成为发烧品,都是从布波风延伸出来的时尚现象。我认为近年来最具BoBo精神的产品就是Anna Hindemarch的环保袋,因为它既是名牌又强调环保意识。可惜到了亚洲,这个原本应该象征非物质精神的配件,却成为大众疯狂抢购的精品,刚推出时,还曾经在台湾造成百货公司人潮推挤的危险事件。或许,大众还未能了解布波心态,但随着社会的富裕和进化,我相信未来的时尚将会越来越低调,名牌的标示越来越不明显,直到一个人能够以气质取代一身看不到的钱。我相信,这种优雅才是向往时尚的最终目标吧!

      (蓝昌科摘自《放任心中一百次的流浪》接力出版社图/陈明贵)

      本文标题:新富人更需BoBo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2474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