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泉
引言
美术课程是素质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农村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学生个人条件、当地教学资源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美术教师无法开展高效的美术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如何利用农村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是现阶段农村初中美术教师的首要课题。一、农村初中校内资源的应用
1.高效利用图书资源
农村初中阶段的校内资源已经成为填充教学资源的基本资源,美术教师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校内资源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就能显著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往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之前,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收集相应的美术课程资料,同时学生也要结合教学内容收集学习资源,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完善。但受到农村环境的影响,教师只能利用校内的图书馆或教师阅览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2.借助校园空间完成美术宣传
一些农村学校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没有为学生配置相应的美术教师,但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例如农村学校的校园走廊或者校园宣传栏,都可以成为美术教师宣传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介。教师可以周期性地将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公示,这样可以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肯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让学生主动地将更多的学习精力投入到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这种教学方式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审美,陶冶情操。二、农村校外美术资源的应用
1.结合实际情况拓展美术资源
虽然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但只要美术教师能够灵活地转变思路,就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额外元素拓展为美术教学资源。农村地区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材料和工具,例如废旧的挂历和年画,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资源来完善学生的美术视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这些挂历和年画制成手工书皮,或者用一些废弃年画练习剪纸。除了年画和挂历之外,农村环境还有很多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鹅卵石、黏土、树木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材料的不同特点开展美术教学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工作的多样性,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提升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修养。2.拓展思维丰富教学形式
除了利用实际的农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将更多的农村资源融入到美术课堂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农村独有的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大自然本身就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而农村也有着城市并没有的清新空气、蜿蜒曲折的小路、连绵起伏的山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到自然当中,让学生可以通过自然提升自身感受美的能力。然后通过科学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尝试对这些美丽的景色进行绘画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还能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一些农村作物来丰富美术课堂。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这些农作物的种子都可以用到美术课堂当中。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服装或家具装饰的剪贴画创作活动时,教师往往会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简单的衣服或家具线稿,然后再为其上色。而在农村环境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形态和颜色有着很大差别的种子来进行剪贴画的制作。这些种子可以是黄豆、红豆、扁豆、蚕豆等。学生还可以收集一些果壳及树叶,将它们通过粘贴和修剪的方式制作成美丽的艺术作品。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意到农村文化与美术教学的巧妙融合。我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文化也是农村文化的主要体现,有着很强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教师可以将一些地方上的艺术形式,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相融合。例如,如果当地农村流行剪纸艺术,教师就可以请一些民间的剪纸高手,由他们来担任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教学重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