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凤
前言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既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去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并且有分工的一种合作性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课堂教学中情感的表达与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一、科学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有效构建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展开。教师在为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地划分。教师还要保证小组间的公平性,使小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达成良性的循环,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分配角色,发挥学生的特长,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要将自己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地发挥。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走下讲台,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比如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及时地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在个体探究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小组学习。因此,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充分地展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习《陶罐和铁罐》这节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主旨,同时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显现学生在显现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依据问题进行交流。面对他人的奚落和嘲笑应当怎么做?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应该怎样正确看待长处和短处?大家应该做怎样的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挖掘寓言故事的内涵,发现生命的意义。这样的小组合作合作交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