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娟
生活岁月,有些事情的记忆是深刻的。记忆深心的事该是牵动于情,尤其是在生活中重叠了记忆中的人与事,就很自然的心绪泛起。每当我看到天空中翱翔的鸽群,总会想起十几年前的那段往事。
那是一个春天。我家养了四只鸽雏,鸽雏是儿子的同学送给他的。当时我是反对儿子养鸽子的,因为儿子挺懒,连自己的事都懒得做,怎么能侍养鸽子?可他就是吵着要养小动物,还说我们没有爱心。
四只羽毛丰满的灰色雏鸽,是较为优秀品种的信鸽,那精灵活泼的样子着实招人喜欢。我们用北屋窗外一个三平方米的平台安置了它们,在原有的护拦上封好铁丝网,留好了它们进出的门,又配备了喂养他们的食盘,水盆,这样它们便有了一个很象样的家。这四只小鸽子渐渐长大,接着又结对成双生儿育女,后来这四只鸽子的繁衍竟是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的兴旺起来,到了秋天它们已是一个十多口的大家族了。儿子很懒散,什么活也不愿干,可是喂养侍侯鸽子却是有耐心,打扫鸽笼也不怕脏和累,还时常跑很远的地方去给鸽子买鸽食。
冬天鸽子住的平台上北风呼啸,有半面棚顶不但不能遮挡霜雪,且又见不到阳光。鸽子住在这样寒冷的地方,我有些担心它们难熬寒冬,可它们却住得好好的,只是每天都要开关两次窗子喂食,让本来不太暖和的屋子温度更低。儿子就住在北屋,他不怕挨冻,依旧尽心尽力的喂养它们。看着儿子这样喜欢它们,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这样,这群家鸽成了我们家的“朋友”。
后来儿子去外地打工,这喂养鸽子的活自然落到了我的头上,喂食,买食,打扫鸽笼,着实挺麻烦。本来,喂养这些鸽子就是我不情愿的事,现在这些杂乱麻烦事又要我来承担,何况又快要到冬天,我实在是有些不耐烦。可是孩子他爸也喜欢这些鸽子,舍不得弃掉它们。养鸽子不同于喂养猫狗,鸽子是雀盲眼,喂食必须在白天,而我又时常有事外出离家,每当离家在外,又總是放心不下这群鸽子,还要尽量在天黑前返回,是因为不忍心让这些小生命挨饿。
秋天了,我在电话里动员儿子处理掉这些鸽子,理由是喂养鸽子太累心,到了冬天又太不方便,并且这些鸽子好似通晓人气,它们生长在咱家,就像是在自己的故土家园,胆大仗义的到处乱飞,夏天又啄食邻居的花儿,偶尔听到邻居的怨言,儿子勉强同意了。八月下旬我们想办法把鸽子都抓到了一个小笼子里,祖孙几代的鸽子一时间都失去了自由。在小笼子里拥挤乱撞,仿佛知道要有不妙的事情发生。看到它们这般的情景,我开始也有些怜惜它们,想这几年的春夏秋冬,它们成群结队的飞来飞去,让我们的家显得有趣又热闹,它们每天早早的飞出去打食,还常常落到窗台上看着你,咕咕叫着向你讨食……想它们孵小鸽子时夫妻两个交替着的尽心尽力,喂养儿女竟是如同人类一样的辛苦,守护鸽雏时那强悍无畏……别说是亲自喂养过它们,就是朋友和一些邻居也是喜欢它们。可一想到冰天雪地开窗喂食和乘车到很远的宠物市场买食的难处,我还是狠了狠心,把它们送到了鸽市卖掉了。
让我想不到的是,仅仅只空了一天的鸽笼中,又飞回来一只鸽子,明明是卖掉的鸽子,怎么又回了家?丈夫说,这飞回来的鸽子没被下汤锅,真的是命大。而飞回来的可能只有一种,那便是被人买来放了生。此后这只鸽子就独自住在家里,飞来飞去,显得又孤单,又可怜,一晃又过去了十多天,家里剩余的鸽食也快喂完了,怎么办呢?想这小小动物竟是如此的有情有意,不忘家园,怎么能忍心不留下它?可这独自往来的情景也让我们于心不忍,于是决定去鸽市再买一只与它相同品种的鸽子同它配对作伴,继续养它。
现在,偌大的鸽笼里只有这两只鸽子越冬,它们相依相伴如同一对恩爱夫妻,有时站在高台上相互梳理羽毛,对视着咕咕地叫,好似聊天,它们是在互述各自的经历吗?它们又常常向外面张望,也许是在盼望同伴的归来吧。我每天依旧要开窗喂它们两遍食,一向热闹的鸽子家族冷清了,不再有你抢我夺争食的场面,不再是咕咕咕的叫声不断。看他们生活在寒冷里,觉得可怜,可总不能养它们在屋里。我虽是一半怜惜一半无奈,可只能是继续喂养这有情有意的家鸽,期盼它们来年开春再繁衍后代,亦或还会再有一个兴旺的鸽子大家族,再去用它们飞翔的翅膀剪裁春光,它们那翱翔蓝天的自由,也会带给我们愉悦与希望。
〔特约责任编辑 王雪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