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罗杞而的诗

  • 作者: 滇池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697
  • 罗杞而,白族,笔名千堆雪、锦瑟,1977年5月生于云南普洱。现从事编辑工作。有作品发表于《特区文学》《花城》《绿风》《边疆文学》《朔方》《滇池》等刊。鲁迅文学院第26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

      糯扎渡黄昏

      我把落日当作一支即将焚尽的香

      袅绕即弥留

      膜拜即安息

      许愿即超度

      澜沧江之上是糯扎渡

      糯扎渡之上是澜沧江

      多少年来,它们

      就这样相生相克相敬

      谁也驯服不了谁

      这无声的博弈,永不妥协的博弈

      不是背叛,而是

      孤独者的理想主义

      卡坝河

      那时,她还是小姑娘

      在云霞里舀水。每次回家时

      左边挑着月光

      右边挑着星星

      后来,她是寡妇

      也在云霞里舀水

      但每次回家时。左边挑着是非

      右边挑着死去的丈夫

      再后来,她是老婆子

      再也挑不动水了

      她就每天拄着拐杖去

      这时是河水舀她

      一次次地舀起来

      每舀一次,她的白发就落一次

      她的天空就离黄土近一次

      走过佤山

      1

      那么多供奉在

      龙摩爷的牛头

      一架挨着一架

      年复一年

      越积越高

      换作过去,能抵多少条人命

      这些忠实的骷髅啊

      是多么悲悯

      多么与人为善

      至今,还在祈求风调雨顺

      有些折断角的骷髅

      强忍剧痛

      随时准备着

      为主人再死一次

      如此密集的纪念碑啊

      就这样

      以几何式递增的悲壮

      使勐梭龙潭更加沉默

      2

      永不落村是时间的容器

      坐在晒台上的百岁老人

      是没有齿轮的轴

      二者都是佤山的泄密者

      这一刻

      他离晒台下的坟是多么近

      似乎能

      听到祖先的心跳

      他说,祖先络腮胡子

      又逢兵荒马乱

      一旦被砍头祭木鼓、祭谷

      那一年准能风调雨顺

      活着时,祖先可以逃

      死了,亲人就在家里

      给他送葬、下葬

      以此,保他来世平安

      或许,天下再也没有

      比这种葬礼和这种守护死人的方式

      更为惊心动魄的了

      3

      去往勐卡的山路上

      那么多劳作归来的弓

      正以落日为箭

      射向苍穹,射落月光

      不射箭时

      他们就匍匐在大地上

      远远望去

      像一只只蠕动的蚯蚓

      赶集归来

      家近了,更近了

      狗乐颠颠地

      摇尾迎接

      之前还是蚯蚓的他們

      立刻变得

      顶天立地

      4

      此刻,天边舀水的女人披着长发

      被满天繁星包围起来

      这个我带不走的女人

      除了流水和时间,谁也带不走

      5

      今夜我宿在勐卡

      不能再往前走了

      再走,就是界碑

      再走,就是缅甸

      6

      隔着铁丝网

      我看见对面沉寂的夜空下

      翻来覆去的

      不眠之夜

      这些被界碑

      隔开的佤民

      做梦都想着,回家

      7

      老百姓讲

      木鼓敲响

      就能通神

      司岗里在祭祀中醒来

      这样一来

      我的怀疑

      越发苍白

      佤山,游人如织啊

      游人如织

      我带去的

      相机和笔

      在一次大醉之后

      忽然不能

      开口说话

      (注:西盟佤族旧社会有砍人头祭木鼓、祭谷习俗,尤其以长着络腮胡子的人头为首选,当猎不到活人头时,也有掘坟砍死人头祭祀一说。解放后,革除旧习,改用牛头祭祀。)

      评:

      罗杞而这些诗呈现了一个逐渐远去的前现代世界,这里有我们熟悉的乡村伦理和生命气息。人们的生与死,都在独特的文化内部得到理解。《兄弟》中的“因果”与“慈悲”,《糯扎渡黄昏》的“弥留”与“超度”,尤其是《走过佤山》里的祭祀习俗,为我们打开一个文化人类学的窗口。我们今天如何理解这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事物,怎样以诗的方式处理这些经验,在我是不无困惑的。(陈林)

      本文标题:罗杞而的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6971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