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煜
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中学
在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下,初中英语教学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与优化,不仅提升了学生在学习素质上的教育,同时在学生学习视野上以及生活经验上都在进行加强。将思维导图深入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英语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详细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具有逻辑性地进行学习。
一、思维导图模式与英语教学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TonyBuzen 在20 世纪创立的一种放射性的思维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所要学习教学内容的中心为触发点,在从这个中心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拓展,逐渐地将所有的新知识以树干和树枝、树叶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这种导图模式的带动下不断地想象和思考。最后,这颗原始的“思维导图大树”就会被学生无尽的想象和无限的思考描绘得枝繁叶茂。所以,思维导图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带领学生进行无限的思考和延伸,将学生无限的潜能一点点地开发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新课程改革还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多维目标”是对英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赋予英语教学的“多维目标”,有效地采用思维导图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1.应用于英语写作中,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单词拼写错误、句式单一等,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写作思路比较窄,语言积累又少,所以在写作中无法抓住重点。对此,教师要将思维导图模式合理地应用于写作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认真阅读写作要求,明确写作的主旨内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所要写的内容进行导图设计:根据文章主题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构图中要包括文章题目、文章结构部分以及结构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在设计完大致的写作示意图后,再根据写作构架对作文的细节部分进行补充和拓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清写作构思,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学生在写作时可以简单构思一下写作构架,然后集中思考思维导图分支部分应该用哪些词汇和语法,或者可以进行怎样的补充和拓展等,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分支来构思整篇文章,思路就会变得清晰,最后学生只需要将思维导图中各部分进行整合,就可以形成一篇完整、有序的文章,检查时再对文章内容进行适当地修改和补充,就会令文章更加完善。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要从启发思维开始,通过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使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