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人家儿子

  • 作者: 江河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205
  • 石磊

      一

      赤岭村就在大山之下,三十来户人家,不足二百人。村里有两户人家的儿子在城里读高中,同一年高考。一户姓崔的儿子叫崔东,一户姓庄的儿子叫庄南。他们刚好是邻居,关系很是不错。高考放榜,崔东以名列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庄南名落孙山,成绩很差。前来崔家贺喜的门庭若市,鞭炮声不绝于耳。县长走了,市长又接着来;这个送钱,那个送物;上了报纸,上电视,真是山沟里飞出一只金凤凰。而庄家却没有人问津,而且一家人不敢出来见人,整天大门紧闭。庄家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天未亮,庄南出去,躲在山里,直到天黑下来了,才敢回家。崔家的儿子这么风光,真叫人羡慕得妒忌。

      公鸡叫了一次又一次,洁白的月光从窗外照了进来,庄南爹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只好起来抽烟。烟抽了一支又一支,还不想睡。庄南娘对他说:“睡吧,想开点。”

      庄南爹长叹一声,很是痛心地说:“哎……你看人家儿子,多有能耐啊!可我们的儿子……”庄南爹的话还没有说完,泪水夺眶而出。

      “你看你,干嘛这样?全村不就他一个人的儿子考上大学,其他人不都活得好好的?”庄南娘不悦地对丈夫说。

      庄南爹摇了摇头,过了好一会儿,自言自语:“叫他去城里再读一年,明年也考一个大学回来。”

      庄南知道自己的情况,他不想复读了。因为这事,庄南爹被气得七窍生烟……

      二

      一轉眼,二十年过去了。

      崔东很有出息,大学出来当了一名科学家,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是他的同学,也是科学家。有一年他们回家,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接见他们。也因为他们夫妻两人,县政府为赤岭村修了一条水泥公路,成了全县最早有水泥公路的山村。崔东为父母建了一座楼房,在村子,那三层的楼房可谓鹤立鸡群。可是,崔家的儿子和儿媳的工作很忙,贡献越大,回家的次数就越少。有时,两三年没有回来一次。二十年来,家里只有夫妻两人,相濡以沫,十分冷清与孤独。崔东娘打完电话,不是流泪,就是痛哭一场。而邻居的庄家,庄南生了一男一女,热热闹闹。最难能可贵的是,儿孙都十分孝顺。爹、娘、爷爷、奶奶的呼叫声,总是叫得那么亲热,那么暖人心。

      崔东的父母看着人家的孙子,总是看得痴痴的。话说回来,不是崔东不要父母,崔东把父母接到北京城,可老人家就是住不惯那京城。也许,他们没有那命享福,一到京城,就生病。回到了山村,什么事也没有。

      前年的夏天,庄南爹摔倒了,大腿摔断了。庄南背着爹到处溜达,爹想去哪儿,庄南就背到哪儿。庄南爹整天笑微微的,感到无比幸福。一个黄昏,庄南背着爹回来,老崔看到他们,无不感叹地对老伴说:“孩子他妈,你看人家儿子多孝顺啊!可我们见儿孙一眼都那么难……”

      老伴擦着老泪说:“是啊,早知如此,还是不让他读书好……”

      三

      庄南父母知道邻居两老的空虚与寂寞,有空没空,常到邻居家聊天。他们怎么安慰,也是无济于事。有时,老两口说得泪流满面。一段日子,庄南爹常常大声教导两个孙子说:“你们要好好读书,就要像崔东叔叔那样,那才有出息,他是我们全村的光荣与骄傲!要是没有崔东叔叔,我们村子连一条路也没有!”

      崔东父母每每听到这话,那空虚的心灵才感到一丝慰藉……

      一个星期天,庄南爹又在大声教导孙子。崔东爹在家里听见了,就走了过来。庄南家里的两个孩子根本就不在家。庄南爹把庄南娘当成了孙子在训导……

      责任编辑:邓雯雯

      本文标题:人家儿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4674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