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胜
摘 要:“少教多学”不光是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比重问题,更重要的一个就是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问题。如今,“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多数学校的认可并不断被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少教”即启发性的教、针对性的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的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长期以来,我们一般人都认为教和学成正比例,学生要多学,老师就要多教。为此,我们很多爱岗敬业的老师上课滔滔不绝,讲得口干舌燥,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给学生;学生却并不买账,上课时死气沉沉,无动于衷,气得我们大发雷霆,于是体罚口罚应运而生,我们抱怨学生不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殊不知,我们才是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因为我们使劲的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一篇篇美文被我们嚼得索然无味,然后灌输给学生,学生不必去想什么,只需听老师怎么说,然后死记硬背下来即可,长期以往,学生也就懒得想了。如今,少教多学的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不谋而合,要求我们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教”和“学”的双赢。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实现“少教多学”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少教多学的前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传统的师本教育,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拥有教学的绝对权威。近年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提出“以生为本”,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拨总结,让语文课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实现多学少教的双赢。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意味着让学生自己学习。语文老师应该在给出学习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主旨。如文中“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文中“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里面去了”这句话与总理的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体会作者的感情色彩。让学生了解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总理认真工作的高贵品质是本文最大的特色,并且作者采用准确到位的细节描写使文章的中心突出,着重地表现总理不辞辛劳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三、积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虽然能够锻炼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的思维难免会有些局限性,所以,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可以允许学生进行交流。除了进行口述教学的方式之外,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课外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英雄事迹进行调查。学生可以采用自由结组的方式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自行安排任务的分工,最后每个人交一份含有自己感受的调查报告。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延伸了自己的思想深度。
四、维护学生的课堂话语权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已成人的语文老师肯定会有所不同,所以,即便是他们的话语有些幼稚,作为老师,也不应带有感情色彩对学生的问题及言辞加以评批。相反,语文老师应该多夸奖,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如果老师一旦有不恰当的言辞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影响是极大的,尤其是在他们心智正在逐渐成熟的时候。
五、实行“五要”促使教师“少讲”
一要課堂上充分调动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以杜绝“教师什么,学生学什么”;二要提倡学生高质量的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最好图文并茂;四要让学生动起来,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对话和交流中分享了彼此思考的经验和知识,学生自然而然的达到“多学”。
六、实施“六讲六不讲”,促使教师“精讲”
六讲: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六不讲: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讲跟教学无关的话;不讲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打消学生积极性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急于插话。减掉不必要的提醒和不必要的指导,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也是多学的一大策略,这样会让高效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七、课后布置阅读写作任务,使少教多学延伸到课外
布置课外阅读写作任务,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扩大阅读量,提供一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如《读者》、《世界博览》等:提倡学生建立摘抄本,摘录课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外知识,摘抄所读课外读物的佳作佳句,教师定期让学生在课外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们多了发现的空间,多了自主的权利。
根据新课改的更高层次要求,“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到各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为了培养出资质更加卓越的社会人才,小学语文教学也不容忽视。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阶段,所以,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启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老师的努力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