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拉姆
摘 要:阅读教学是藏文教学的关键组成,在小学阶段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完成“阅读目标”,可以使学生学会“品读词句”、“丰富阅历”、“理解生活”、“积累情感”。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位具有阅读能力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往往都是“十分优秀”的,不管是在各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与人交流方面,都会表现出极强的“智商与情商”。那么,在小学藏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藏文;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在各方面都表现的极为“幼稚”,他们各方面能力都显现出不足。更有一些孩子会表现出“智商”极高而“情商”很低。而这些孩子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逐渐下降。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改变这一状况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促使学生“智商与情商”同步提升呢?如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呢?在笔者看来就要实现高效的藏文教学,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藏文学习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小学藏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语言训练是阅读能力养成的基础
藏文是关于语言的教学,而“阅读教学”中阅读的资源就是语言,文字化的语言,情感化的文字语言。当前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停留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却没有深度的语言训练。而在小学中年级段学生不但要能读懂教学文本,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语言。因此,需要小学藏文老师注意的是,教材的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分析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迈开学习语言的步子。如,在人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到课文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通过对比喻句以及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懂得如何朗读文本,如何用比喻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接受了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但能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有所帮助,而且能够在习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拓宽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
二、学生参与是阅读能力养成的前提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对学生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阅读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把握每一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掌握本班同学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提出学生力所能及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让学生根据导学卡进行先学先问,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困惑展开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感兴趣,更愿意加强阅读训练。
三、阅读练习是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小学生在“人生阅历”方面很不足,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他们的“情感来源”也很单一,在学生阅读材料的来源中,教材是最主要的载体资源。纵观小学藏文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第一题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读书就是重在于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 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藏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藏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藏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可分为感知、理解、积累、迁移几个阶段。如何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效果?几年来,我的做法是:初读全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感悟;精读课文,内化语言;赏读课文,体验情感。读写结合,注重迁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非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只有“导”得得体,学生才能“悟”得真切。如二年级课文《狼和小羊》,学生自读两遍便可知故事大意,无须老师再逐句分析提问。这时老师若能抓住“故意找碴儿”指导学生读书,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也就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了。在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课文中就有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了”。学生找到并念出“狡猾的狐狸是假冒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继而老师又要深层引导理解“假”在这里的意思。颇具匠心地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获得正确的概念。这些都是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而获得的。何须授鱼也!这恐怕就是所谓的以读促悟吧。实践证明,学生读得越充分,领悟得就越深入。因此,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藏文阅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是阅读能力培养的辅助手段
阅读需要品味,哪怕是小学生开展的阅读活动,也需要时间与空间来“细细品味”、“咬文嚼字”,这时我们就会发现,“阅读课堂”需要拓展。生活中我们常有所感,“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话”。课外阅读成为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已闯入了全新的人类生活领域。为了是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在实处,我通过组织藏文教学阅读实践活动,把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不断积累语言,丰富精神生活。事实上,《义务教育藏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学年段的课外阅读量。因此,在小学藏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通过课内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不论是从阅读书籍,还是从学生的阅读方法上都要加强指导。
综上所述,阅读是激发人类情感,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藏文知识学习关注的就是“情感与表达交流能力”,而阅读教学是最能使小学藏文教学实现“本色化”的主教学手段。在小学藏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首先通过预习教材教学文本先学先问,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困惑和疑问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后导后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阅读课堂中有所收获,不断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