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都呼
摘 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把人类带入到了信息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被不断应用于实践。信息化教学为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鲜明的变化,打破了传统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基于此,文章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作了分析,然后对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作了论述,并对中学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及问题作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历史教学;教学问题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是信息量较大;第二是快捷方便;第三是能够资源共享。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与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极为相符,是推动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形象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有助于中学生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灵活转换,并且以图像、声像、画面以及文字等方式的呈现,能够摆脱传统历史课堂中的枯燥乏味,不仅能够吸引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开阔中学生的视野。
第二,让学生对历史有足够的了解并以历史为借鉴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作用,现代社会中网络信息化应用较为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使中学历史教学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对网络课程中的新动态能够及时的关注与了解,促使中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最前沿的知识。如此能够充分的展现出中学历史教学具备的时效性。
第三,中学历史学科的性质导致其授课方式大多采用陈述历史事实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信息量较大,能够容纳更多的历史资料,而且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引导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挖掘、突出重要知识点,使知识重点更加清晰明了。
二、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
历史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而信息化教学能够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让历史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信息化教学变得尤为重要,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运用。2003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方面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因此,充分利用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充分结合,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提高当代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尤为重要。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主要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典型特点是将无声、呆板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课堂上借助课件,向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中文字量减少,而图片的比重相对增大。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图片的讲解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述以及挂图的使用,形式单调,对于历史知识的整合有所欠缺。而多媒体教学通过音频、动画等的使用,使静态图變得形象生动,利于知识点在图片上的整合与呈现,易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二)网络资源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学习者将能把这个世界范围的网络用作全面的参考指南(词典、百科全书、数字博物馆)、电子顾问、传播工具(电子邮件、有共同兴趣的人的闲谈会),以及获得资源的工具(地址和网址联结)。”互联网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师生提供了多种学习和交流的网站平台,拓展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而广泛发展的远程教育为教学提供了方便。师生通过网络可以多角度的体会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拓展学生的学。网络资源的广泛运用使得中学历史教学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四、信息化教学中中学历史教学的问题
(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中学历史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断突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多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是最先进、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过多的倚重信息化教学,将原来“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多媒体”的满堂灌,甚至丢弃了板书,使学生获得大量历史知识却不能及时的理解和消化。大大影响了课堂效果,降低了教学水平。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很难合理的把握教学时间,缺乏适当的引导,导致历史课堂讨论激烈却缺少重点,学生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课件的表象上,缺少对内容的深度思考。
(二)盲目使用网络资源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资源繁多,不是所有的网络资源都适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一些教师抛开历史教材中的典型素材,完全从互联网中摘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致教学脱离课标,忽视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一些教师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盲目地将最新的历史观点呈现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太过新颖的历史观点超出了中学历史课标的范围,中学生难以理解。此外,一些历史视频的引用不够典型,缺乏甄别性,容易导致中学生史实性知识的错误接收。
五、结束语
总之,当下信息化教学在不断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但它只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我们不能忽视它更不能完全依赖于它。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剑.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05):32.
[2]刘慧芬.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