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百家讲坛》电视栏目赏析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083
  • 《百家讲坛》栏目2001年7月9日开播以来,不断茁壮成长,九年来收视率逐步攀升,影响力迅速扩大,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百家讲坛》是个开放的节目。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从2001年成立之初的收视率几近为零,到现今央视科教频道有口皆碑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走过了一个优秀电视栏目所必须经历的生长、挣扎、成熟、壮大的阶段,它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策略,不仅为其它精品栏目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也是对电视“泛娱乐化”倾向的有力驳斥。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1)节目内容知识丰富性、人物的生动性普及了大众的历史知识,《百家讲坛》中于丹讲《论语》,孙立群之春秋时代,王立群解读《史记》,易中天品三国等都让历史变成样年华,宛如一个女子的青春,虽然隔了几千年的时光桎梏,仍然令人心驰神往,赞叹不已。相对于历史来说,我们只是站在历史的桥头,眺望昨年的灯火,偶尔有些意兴阑栅而已。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也常常游离在正史和野史之间,让人真伪难辨,《百家讲坛》基本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虽然难免有其主观性。那也是万难假于村言的。节目横贯了上下无千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那时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最重要,最有色彩的时代,它几乎是中国历史上一切思想的渊薮,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角色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崇拜的偶像,从王侯将相到贩夫走卒都有机会成为史册上煜煜生辉的人物。春秋无义战,毕竟,战争是春秋的主旋律,所以和于丹老师有理障无智障孔子,这样的大儒只能受到国王的冷遇和弟子的背叛。

      (2)主讲人的生动讲解。在《百家讲坛》开始在真正注重节目的大众化后,主讲也由“研究文本”到“电视话语”的方式转变。和同类栏目相比较,《百家讲坛》就能迅速抢人眼球,使得主讲学者迅速走红,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许多讲座栏目收视率平淡,更重要的中教的主讲人都是国内同行中“大款”式的人物,前者如易中天、于丹、王立群、孔慶东等,后者如周先慎、周汝昌、文怀沙、钱理群等。同样是在讲鲁迅,孔庆东在《百家讲坛》就听众众多,而钱理群在中教讲鲁迅就知音甚稀,这样的差距除了制作、宣传等本身的条件外,我们不难发现其原因,吸引人眼球或受众程度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讲的“内容”。同样是在讲鲁迅,孔庆东是从鲁迅出生讲到病逝,所谓一生。主要关注了鲁迅成长中的各类事件,以此来关联反衬鲁迅的思想形成及变化;而钱理群教授讲“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主要从鲁迅著作中的思想进行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纵深分析,阐述了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辅承。相比较而言,前者形象生动,后者抽象,涉及的知识面和层次要广和深得多。

      (3)观众关注点。求知,观众可以通过收看这档节目,学习历史知识,了解自有文字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同时还可以了解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这观众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

      求真,《百家讲坛》在传播优秀文化的时候,特别注意满足观众的求真心留,因为学术讲坛不同于戏说的影视剧,这就要求主讲人材料的引用要真实可靠,但这仅仅满足了观众求真心理的基础,因为丘疹的更高一层要求,是事实的真相。历史的真实发生的过去,但每个人导致历史变迁的真相是什么?《百家讲坛》就是在陈述历史的过程中,揭示出事实的真相,观众看后能受益,能够得到启示,这就是满足了观众的求真心理。

      求励志,观众观看《百家讲坛》,除了对历史的知识了解之外,历史任务在特定环境下的所作所为,也能对观众又激励作用,因为从古至今不是每个人是一帆风顺,他们的跌宕起伏,泰然自若,不气馁通过主讲人的绘声绘色描述和感情的渲染,更是对观众又强大的鼓舞和鼓励作用。

      (4)选题内容的定位。作为教育类节目,《百家讲坛》讲什么才能吸引观众?什么内容才是当下人们所追求的?媒体又通过什么内容来引导受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百家讲坛》通过几年的摸索,把传播内容定位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内容上,这是结合了当今时代的特点,以及当今时代特点喜爱,媒介怎么样抚慰现代人内心的躁动,从而引导现代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的基础上的代的结论。

      (5)节目的包装。节目以连续剧式的节目播出,在节目策划和制作上贯彻系列化生产的原则,而在播出上则是所有系列节目不间断的连续播出,形成了类似电视局的积累播出效应,如此规模化,生产和播出在其他演讲类节目中没有的。

      节目+光盘+图书的延伸产品开发模式,节目对社会有了一定的反响,同时,栏目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通力合作,重要系列节目均由其发行节目光盘。

      网络传播策略,建立了官方网站,发布栏目的权威信息,推介相关的系列节目,而且每一期都可以在官方网站电视台高清观看,方便了上网观众的网络收看。

      作者简介:

      康文惠(1993—),就读于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部,专业为广播电视。

      本文标题:《百家讲坛》电视栏目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5559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