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巧借中华谜语,学习文言词义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1574
  • 焦军

      摘? 要:寒假赶鲜,陶醉“学习强国”,在“文化”专栏下发现了“中国谜语”的专题知识,由“谜语知识”到“谜语术语解析”到“谜语欣赏”,沉浸其中,积日为功,突然发现,运用谜语,竟然可以解决困扰我教学多年的文言文词义推断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谜语;文言词义

      一、巧借谜面,熟记文言实词词义

      灯谜是一种我国传统文字游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谜面是灯谜的面容,是表述谜语的文字或图形或物品,在哑谜中还有以动作作为谜面的。它包含着灯谜艺术的全部内容,好像文章的题目。猜谜如果抓住谜面与文言文实词的今古演变特点,找到表意的联系,就能快速作出准确的答案。例如:谜面“反复温习(学科一)”,“反复”在文言文里可以理解为“数”,谜底自然就呼之欲出,再看谜底打“学科一”,此谜谜底自然就是“数学”了。又如:谜面“还在写字(古书一)”,“还”的文言文语素为“尚”,“写字”的文言文语素为“书”,谜底打“古书一”,“《尚书》”便是答案了。再看下面一组谜面和谜底:

      1.用功读书(学科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谜底:力学

      2.问苍茫大地(地质名词)? ? ? ? ? ? ? ? ? ? ? ? ? ? ? ? ? ? 謎底:地质

      3.从不能做到能做(二字体育新词语一)? ? ? ? ? ? 谜底:转会

      4.闭门复习(《三国》人名一)? ? ? ? ? ? ? ? ? ? ? ? ? ? ? ? 谜底:关羽

      5.考卷(化学物品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谜底:试纸

      6.君子动口不动手(中国历史词语之一)? ? ? ? ? ? 谜底:道光

      通过反复练习,很容易感悟到谜面文字与文言文词语的紧密联系,这对文言文实词的复习巩固裨益匪浅。

      制谜者有时借助文言异体字命制谜面,只要我们熟悉文字的古今变化的现象,根据异体字声旁或形旁,拢意试解,很快就能找到谜底。例如:谜面“此乃异体字(中国地名二)”,可以理解为“这个字是乃的异体字”,确定“迺”字,谜底就可以分解为“西藏、南通”,符合谜目打“中国地名二”的要求。再如:谜面“筷子一放(字一)”,由筷子在文言文里称为“箸”,又写作“筯”,把“一”去掉,自然为“筋”了。再看下面三则:

      1.直(成语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谜底:同心同德

      2.怪异(四字成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谜底:心不在焉

      3.同中有异(四字科技名词)? ? ? ? ? ? ? ? ? ? ? ? ? ? ? ? 谜底:人工合成

      如果依次扣住“惪、恠、仝”三个异体字,谜底悄然涌出。

      二、巧用谜目,迁移文言实词词义

      谜目是指灯谜中所要猜射事物的属性、分类范围和数量,是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媒介及纽带。它常见的猜射对象是成语。而汉语中成语大多从古诗文习用而来,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如果猜谜注意把谜面的双音节词转换成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答案就很好确定了。例如:谜面“刚刚惹恼了他(打一成语)”,谜底为“才气过人”,对照看来,今古转换,双单互解,妙趣横生。掌握这种方法,猜这一类谜语相对简单,请大家一试。

      1.七仙女只嫁出了一位(打一成语)? ? ? ? ? ? ? ? ? ? 谜底:六神无主

      2.野草、边关(打一成语)? ? ? ? ? ? ? ? ? ? ? ? ? ? ? ? ? ? ? 谜底:茅塞顿开

      本文标题:巧借中华谜语,学习文言词义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6025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