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雯珍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必须坚持求新,才能构建起有效教学策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本文主要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从游戏法、分组练习法以及尝试错误法等三种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初中体育教学手段的创新。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手段;创新策略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其教学目的即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能力,并培养其体育意识。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新课改要求初中体育教师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动力,全面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成效。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不强,尤其是体育课程在初中教学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占据较高的地位,而且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缺乏良好的吸引力,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地还会导致一些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课堂质量。实际上,初中学生对体育项目在整体认知上依旧不够全面,很难在体育学习与锻炼时正确掌握运动项目的精髓,长此以往,很难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也很难真正提高体育学习质量,一些学生还会感觉到挫败而逐渐丧失对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初中学生真正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机会并不多,其综合身体素质较低,且适应性能力也不高,很难完成要求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容易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体育教学现状下,创新其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手段的创新策略
(一)游戏法教学手段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可诱发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其积极主动性,从被动运动转向主动运动,自主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
1.在热身阶段融入游戏法
要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学习中,热身阶段是非常基础的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比如在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方面的教学中,可采用基于游戏法的热身教学策略——撒网抓鱼游戏法。其主要内容即是:选一位同学充当渔网的角色,而其他同学均是鱼,要求渔网尽可能地去网鱼,若是鱼被抓到,则加入到渔网行列中去网鱼。而鱼也可以冲破渔网,但一旦被鱼冲破渔网,则渔网需变成鱼,直到最后的鱼被捕捉到为止。这一游戏需要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努力突破的坚强精神等等,利于陶冶其情操,同时也为有氧耐力素质教学奠定基础。
2.体验式游戏法的运用
体验式游戏法即是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融入游戏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等素质能力,培养起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也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原地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的体育课堂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双手正面掷实心球的出手角度、技术动作,增强学生的上下肢、腰腹力量。可在学生的锻炼过程中引入游戏法,比如叫号模仿赛跑游戲。学生自主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报数,认真记住自己相应的号数。在活动开始时,教师随意说动作与号数,而相应号数的学生就做出相应的掷实心球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掷实心球的各种肢体动作与技巧,包括掷实心球时的手部、腰部、脚部方面的动作,可以巩固与纠正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
3.学会放松的游戏教学法
体育锻炼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要对体育锻炼中易发生的疲劳现象予以重视。因此,可以采用“学会放松”的游戏教学法,缓解或消除学生的疲劳问题。比如在经过了高强度的中长跑练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来开展放松运动。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由教师指定任何一个学生从顺(逆)时针开始,该名同学口中说出篮球,同时做出排球的手势,而下一个同学口中说着排球,却要同时做出篮球的手势,以这种规律重复交替下去,若是有学生出现错误,则给予其小小惩罚,再继续开始游戏,利于缓解学生疲惫紧张的身心状态。
(二)分组练习法教学手段
1.男女分组法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男女分组法来进行体育锻炼,利于减轻女生在练习过程中由于男女体能与技能差距而引起的心理压力,也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中长跑体育训练中,女学生的训练项目以八百米为目标,而男学生的训练项目以一千米为目标。又或者在练习过程中,让女生跑1、2号跑道,而男生则跑3号和4号跑道,既可以提高场地利用率,也可以针对男生和女生的体能差异展开分层训练。
2.同质分组法
在体育技能训练初期,教师应该将体能与技能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成同一小组,缩减其组间个体差异,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技能,让学生在超越同伴的动力下激发其训练动力,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运动技能。教师需要把握组间梯度,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运动水平而选择相应的训练环境。比如在实心球训练项目中,水平不高的小组可选择与沙坑距离为5m的起掷线来进行学习训练。若是水平比较高的小组,则可选择与沙坑距离为8m的起掷线来进行学习训练。若是完成目标后,可以相应增加距离。
3.组内异质分组法
组内异质就是指小组内部的学生在体能与技能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学生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训练之后,则可通过这样的分组法来展开新的体育学习。一般而言,在这样的分组法训练中,会让水平较高的学生成为小组的组长,带头分享其学习心得,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究,探索提高本小组技能水平的方法,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超越其他小组。比如在立地跳远项目学习中,可让学生结合抛物线原理来了解起跳之后的运动轨迹,本体感受良好的学生一般成绩较佳,可由其领头,让小组内的学生共同探讨立地跳远的身体运动规律与空中姿态,并积极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可以借鉴和学习。
(三)尝试错误法
以往教师都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错是一种常规教学观念,而尝试错误法却是对这种教学观念提出挑战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去尝试错误,可以发挥一定的益处,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尝试错误能够为学生发现正确学习方法而提供相应的场景,同时也选准了相应的突破口。比如在跳远教学之后,再开展背越式跳高运动项目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做全程助跑的跳高动作,这时学生可以发现许多同学最后的踏步比较小,而且在起跳的时候不是向上动作。尝试出错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跳远与跳高的助跑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跳高动作不正确,得出“跳高最后踏步应该比较大,在起跳时应该向上跳,并非向前跳”的结论。而在这之后,一些学生会思考跳高与跳远的起跳方向为何不一致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两种运动的异同点,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尝试错误法进行教学,利于让学生经历由错到对的学习过程,加深其记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其积极学习思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可采取游戏法、分组练习法和尝试错误法等创新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以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有林.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6(27):65-65.
[2]黄健伟.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231-231.
[3]张国凯.巧设教学方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情感读本,2017(35):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