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小学数学错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9590
  • 郑丽燕

      摘? 要:创新错题教学策略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主要措施,也是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改革目标与提高小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更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科学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分数乘法为例分析了数学错题产生原因,为实现小学数学错题教学效果的最佳化而提出一些新建议与新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原因;对策分析;分数乘法

      小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提升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传统数学错题解决措施以老师讲解正确解题思路与公布问题答案为主,造成了数学错题教学资源的浪费,降低其对完善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与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老师应加强对数学错题原因研究力度,从转变错题教学理念、纠正小学生错误学习习惯等措施来提高数学错题反思与解析能力,扩大了错题教学资源教育价值,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数学错题产生原因

      (一)粗心大意

      数学与小学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具有较强的严谨性、逻辑性与抽象性、广泛性,部分小学生做题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做错了明明会做或难度较低的数学题,而小学生的不良做题习惯是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小学生过于自信,认为其计算的结果就是正确答案,而没有对数学问题答案进行验证,这些都是导致小学生数学考试丢分现象严重的原因。

      (二)数学概念理解错误

      许多小学生并没有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对数学概念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降低了数学概念对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指导与促进作用,进而弱化了小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同时,小学生数学概念的不确定性也提高了小学生错题率,增加了小学生成功解答数学题的难度。

      (三)审题不清

      部分小学生急于求成,没有认真审题以至于遗漏数学题题目中的重要信息,甚至可能出现错误理解数学题题目的情况,从而导致小学生数学问题解题思路不正确的结果。

      二、降低小学数学题出错率的措施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状态的观察力度,通过数学小测试、检查课后作业以及面对面交谈等方式来明确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的特征,全面深入的了解小学生数学解题习惯。通过主题讲座等方式来促使小学生养成主动检查与验证数学问题答案的好习惯,强化小学生数学作业检查意识,传授小学生更多数学问题答案验证方法,鼓励小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问题答案的正确性,这提高了小学生数学作业检查能力,提高了小学生数学问题答案的正确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相关知识时,让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至5道分数混合运算题:3/4—3/7x7/12,虽然大多数小学生都能准确背诵分数混合运算规律内容,但是少数小学生会因粗心大意而计算错误,有的小学生将3/4与1/4进行加法运算而非减法运算,还有极少数小学生将2/4作为最终答案。老师应要求小学生做完数学题之后再次重新解答数学题,当两次问题答案不一致时,说明小学生极有可能做错了该数学题,通过分析两次解题步骤的共性与差异性来寻找出正确的答案。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

      老师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运用通俗易懂教学语言等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详细讲解小学生数学易错知识点,通过反复讲解、突出强调等方式来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教学难点与重点知识,提高了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例如,在解答分数混合运算题:1/4x(2—3/7)时,部分没有准确理解分数混合运算规则的小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而没有按照先计算括号内后计算括号外的顺序来进行计算,于是,部分小学生得出了1/14的计算结果,还有一些小学生按照分数混合运算规则来先计算出括号内结算结果4/7,并将其与1/4相乘得出最终的计算结果是1/7,造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没有准确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规则,降低了小学生数学计算的顺序性与规范性,从而弱化了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判断力,因此,老师应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默写记忆法等方式来加深小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规则的理解与记忆力,让小学生知道分数混合运算计算顺序,从而提高了其数学解题方法的正确性。

      (三)锻炼小学生审题能力

      老师可以传授小学生更多审题方法与技巧,强化小学生审题意识,提升小学生审题水平,帮助小学生快速准确的找出数学问题题目中所包含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为小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奠定了基础。例如,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长1/3,求鸭的孵化期。有的小学生没有详细认真的阅读问题题目,下意识的理解为鸭的孵化期是鸡的1/3倍,从而列出计算式:21x1/3=7,得出鸭的孵化期是7天的答案,小学生可以用笔标记处数学题目中的“长”等关键词语,从而计算出28天的答案。

      三、结论

      正视原有小学数学错题教学模式的弊端与漏洞,通过提高小学生审题水平、培养学习习惯等途径来提高小学生解题速度与正确率,为实现小学生以及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少成,孙湘文,刘晓萌.小学生数学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9).

      [2]陈婉禧,曾靖博,张峻铭,鄧晓敏.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分析与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3):75-78.

      [3]刘秀兰.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0(5).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错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6157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