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浏览全文]
他觉得他和她的关系似乎成了这样——他站在一条河中,河的对岸是她;他为她而下水,却不敢再贸然向前,因为前边水太深,而他不识水性,每进一步都有没顶的危险。退回去不成问题,却又不甘心退回,因为身后的岸上没有能让他感到幸福的事物。因为她在彼岸,彼岸对他具有巨大的吸…[浏览全文]
现在是穷冬苦寒,北京的冬季真是无与伦比,也许这个福地的其他月份,可以与之比肩,因为在北京,四季非常分明,每一季皆有其极美之处,其极美之处又互相差异之特色。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城市生活极高度之舒适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浏览全文]
一个教师教育一个王子,他毫不顾惜地责打、折磨王子。有一次,王子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便到父亲面前揭开衣服诉苦。看到王子伤痕累累的身体,国王心里很难受。他叫来那个教师,说:“这样的折磨和羞辱,就是对一般百姓的孩子也是不允许的,你对王子又怎能这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浏览全文]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小朋友走过一家小典当门口,看见一个人拿了一包衣服来当,我们便跟他进去看了一会儿。掌柜的把衣包打开,都是一些夏天的衣服,一共当了五元钱。他当时又拿了一张当票出来,问要几多钱取出,掌柜的算了一算,告诉他要四块半钱,他把五元票给掌柜的,掌柜的寻出…[浏览全文]
你看到過不开心的花朵或有压力的橡树吗?你是否遇到过抑郁的海豚、自尊有问题的青蛙、无法放松的猫、充满仇恨或怨恨的小鸟?那些偶尔表现出这些消极心态或神经质行为的动物,是因为它们在与人类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被人类影响了。请观察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让它们教你如何接受现…[浏览全文]
爱是用想象力滋养的,这使我们比自己知道的更聪慧,比自我感觉的更良好,比本来的为人更高尚;这使我們能将生活看作一个整体;只要这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现实也以理想的关系看待理解他人。唯有精美的、精美于思的,才能供养爱。恨使人视而不见。这你并未认识到。爱读得出…[浏览全文]
人都生活在两种世界:从空间论,人生活在现实界和理想界;从时间论,人生活在现在界和未来界。现实和现在,属于行为;理想和未来,属于希望。而现在所着手的现实,正是过去理想的实现;而现在所怀抱的理想,又是未来所欲着手现实的目标。概括而言,就是:理想促成现实,现在催…[浏览全文]
茅山里有条瀑布,虽然水流并不大,但是因为瀑布的走向有些特色,层层叠叠地分了三层,加上流水和山花相映,情景也算特异,所以附近的施主们都很喜欢这条瀑布,闲暇的时候也会来走走。只是这条瀑布的位置在天明寺山背面,所以平日在天明寺中是完全看不到、听不见这瀑布的样貌和…[浏览全文]
这棵树守在我们村的村口。这是一棵白皮松,它的树身雪白雪白,如同皎洁的月光,恬静、安详;树身三人合抱不住,高大、伟岸;树冠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匝地的树荫厚厚的、圆圆的一圈,仿佛一个巨人盘腿而坐。站在十几里以外的岐山大塬上,远眺我们村里的松树,它的光芒像箭一样…[浏览全文]
在此前的人生途中,我总觉得自己将成为别的什么人,似乎总想去某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在那里获取新的人格。我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这样求索不已,并且相信只要努力迟早会实现的。然而最终我想我哪里也未能抵达,无论如何我只能是我。我怀有的缺憾无论如何依然如故。无论周…[浏览全文]
人是否知道,他必有一死?这一令人不安的想法,只是像一个阴影在他的意识中一闪而过,他不断躲避着它,不断自卫着,往往用一种期望来自我安慰——反正明天不会发生那种不可避免的不幸,还有时间,还有十年、五年、两年、一年、几个月……在人的信念中,存在着运动、毅力、活动…[浏览全文]
为什么人们喜欢开会呢?大约太孤独了。感觉天天坐在家里,不去见见人群,非得憋出病来,于是从一个房间会聚到另外一个房间,把心里翻江倒海的那些观点全部倾倒出来,而且唯恐不让自己发言似的,喋喋不休。我偷偷溜出门去,悄无声息地下了电梯,看到天空中大朵大朵自由飘荡的云…[浏览全文]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也许有人认为,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幼稚又唐突,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等闲视之。人类千百年以來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浏览全文]
许多年过去了,我还是经常梦到在村头的大柳树下看打铁的情景。那把已经初见模样的左镰在炉膛里即将被烧白。不,已经被烧白了。那块即将加到镰刃上的钢也烧白了。老三奋力地拉着风箱,他的身体随着风箱拉杆的出出进进而前仰后合。老韩用双手攥着长钳先把左镰夹出来,放到铁砧上…[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