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115/0
    2023-04-03
  • 十分钟过去了,大家围坐一桌,还在谈天气:“最近天气不错。”“哦,是吗?”“就是有点儿凉。”“嗯,爱尔兰北部还下冻雨了。”“天哪,我还计划去度假呢!”“去南法吧,那儿天气好!”“嗯,好主意!”……早就聽说英国人喜欢用天气寒暄,没想到全球GQ总编年会这样的会议…[浏览全文]

  • 136/0
    2023-04-03
  • 意大利是美食的天堂,去意大利旅游,只要随便找个饭馆坐下,打开密密麻麻写着前菜、头盘、主菜、甜品的菜单,头就已经开始痛了。边翻边想,这得逼死“选择障碍症”啊!为什么上帝给了意大利人这么多关于美食的创造力,简单点不好吗?意大利人的答案是:不好。这里有着肥沃的土…[浏览全文]

  • 396/0
    2023-04-01
  • 提及中药,很少有人想到这个硬币大小的红色锡盒——清凉油。它含薄荷醇、樟脑及薄荷油等草本成分,可以使皮肤保持凉爽感。但你可知道这个我们夏日必备的药膏,除了能治蚊叮虫咬、提神醒脑,还能干啥吗?答案是,在埃及能当小费!《華尔街日报》报道称埃及人对中国药膏清凉油情…[浏览全文]

  • 142/0
    2023-03-30
  • 在以色列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色列人那种爱“放空”的劲儿。不管是在大街上、咖啡馆,还是在邮局、银行等工作场所,随处可以发现他们处在“放空”或“半放空”的状态。闲待着的时候,脸上是一股轻松愉悦的神情;工作的时候,则慢慢悠悠,无比耐心和淡然。…[浏览全文]

  • 123/0
    2023-03-30
  • 一迈入南美洲巴拉圭的西北地区查科,我便发现,有一种外形奇特的树,疯狂地生长在这个干旱的地区。树很高,有者高达20米以上。秀气的树叶蓬勃茂盛,树冠阔达50平方米,呈圆圆的伞形向四周撑开。最为奇特的是树干——上部与下部直挺挺的,可是,中部却是肥大滚圆的,宛若一…[浏览全文]

  • 118/0
    2023-03-29
  • 有一年,我跟随野生动物学家克雷孟特先生一起前往澳大利亚大草原考察。在那里,我们看见了一大群羚羊席卷穿过整个草原,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羚羊的数量这么大,真是一件好事啊!”克雷孟特先生笑笑說:“确实,否则它们很快就会灭绝。”我非常奇怪,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克…[浏览全文]

  • 150/0
    2023-03-29
  • 藏族阿爸洛桑和我一起毫无目的地在郊野漫步,突然他在一个洞穴前停住,对我说:“想看点景致吗?”景致?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很诱人的。洛桑老人是藏族地区的文化人,多次去过内地,他出口成章,随便讲一个故事都生动、曲折,攥在他手心里的谜语能把你的胃口吊得很…[浏览全文]

  • 206/0
    2023-03-29
  • 在印度孟买,从2015年至今,人们经常看见一位中年男子蹲在公路上,认真地填充坑洼的路面。这个男人名叫达达劳比尔赫,今年48岁,是印度孟买一家杂货店的老板,主营蔬菜、水果、零食等,但现在只要提起他,人们都尊敬地称呼他为填坑爸爸。2012年夏天,孟买进入雨季,…[浏览全文]

  • 370/0
    2023-03-27
  • 麻辣香肠,四川人民的硬通货。将上好的四川辣椒、香叶、胡椒粉等调料混合细拌,浇上高度白酒,与猪肉细致混合。再搭个熏架,细细烘制,耐心等待香肠发黄,泛金,直到它经历最大膨胀值后下落为红色,麻、辣、咸、香,这是四川人民味觉的高光时刻。四川儿女带着麻辣香肠走出国门…[浏览全文]

  • 120/0
    2023-03-27
  • 逛完博物馆,出门就能把所谓的展品变成盘中餐,对于吃货来说,还有比这更过瘾的事情吗?今天,就来一起看看世界上都有哪些有趣的食物博物馆。比利时布鲁日:薯条博物馆很难想象,为薯条建造一座博物馆的竟然不是美国人。实际上,薯条只是美国人的舶来品,真正为起源问题争得喋…[浏览全文]

  • 106/0
    2023-03-27
  • 作为游客,在一些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或者旅游景点,找到有专人看管的收费公厕,给看门人递上10到20卢比(约合1到2元人民币),就可以进去方便。由于印度人民如厕不用手纸,而是用水冲洗,所以一般厕所地面都满是积水。第一次去公厕的我,完全没有经验,穿着人字拖迈着大…[浏览全文]

  • 129/0
    2023-03-24
  • 日本人都爱遮遮挡挡,不够“光明正大”,大概是很多人来日本的共同感慨,路上行人不分季节地戴着口罩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其实,遮挡正是日本社会的一大特色,若在日本生活上一段时间,恐怕很难离开这个习惯。遮挡从何说起呢?第一次来日本买衣服,去过试衣间的人,尤其是女孩…[浏览全文]

  • 129/0
    2023-03-24
  • 德国宝马公司董事长克鲁格在最近的演讲中感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之快,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说:“一次在北京吃饭,当我还没拿出信用卡买单时,一个中国同事已经将手机掏出来把单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与数字技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克鲁格说的是实话,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已…[浏览全文]

  • 110/0
    2023-03-24
  • 之前我应邀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做了半年访问学者。为了认识美国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面貌,我与佛大附中三位美国老师珍、科迪和凯特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在国内时曾听到有人说,美国中学语文课不用课本,也有人说用,实际情况怎样呢?美国老师没有办公室,研讨会是在科迪…[浏览全文]

  • 110/0
    2023-03-24
  • 在美国,一个人的穷与富、就业与失业早就写在了他的邮政编码中。这是一项由美国人口普查局、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共同合作项目的研究结果。他们研究在美国不同社区长大的孩子的出路。看似普通的人口调查无疑折射了美国梦在今天的失落,也揭示了美国贫富差距的社会基因。邮政编码…[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游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