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高峰过后,帮助维持秩序、粗点现金的同事、元老陆陆续续外出买菜。尔后,信贷、事后从柜台外、后门间隔上一段距离跟了出去。接近十一点,原本排拢公路雀喧鸠聚的两路赶客或着急赶上尾场,或急着回家一哄而去。空空荡荡营业大厅,仅剩下对公柜小曾、储蓄柜我、出纳员廷贵儿…[浏览全文][赞一下]
站在院门一棵矮小的“北京梨”梨树旁边,便能看见对面一爿自留地右边,曾家四合院左侧附房后墙全豹,和主房后侧近端一小部分。茅草顶、土砖墙。和生产队前大队书记卢发元、社员范玉华两位长辈家的格局,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正房看上去略为要更长上一些。去到菜地尽头一条水沟…[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草草刨下几口午饭,抓上竹杆、水壶,心急火燎出了门。沿新马路、三家村、董家山、污水站行疾如飞;穿越农科院实验田、小沙河,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了昨晌海舰嘴里滔滔不绝“锦鳞游汇、蝉鸟云集”的观音桥。大跌眼镜的是,让人茶饭不思的观音桥,竟然会是如此一副不伦不类乞…[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告别道佐,三辆车成一字纵队,秩然地向着群山方向驶去。在一处岑寂的三岔路口,随前车稍作停留,随即转入右边一条掩映在竹荫静谧、束狭的盘山公路。约摸行驶出二十分钟的样子,右端一幅醒目的白底红字招牌便映入眼帘——“蜀西竹海”。前车停靠在路口,排气管突突往外冒着白…[浏览全文][赞一下]
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每年五月初前后,正时值乡人春耕忙种时节。在城市里讨生活的乡下人,脑子里总有一股恋乡的情结,每逢节假日,都要赶回情牵梦萦的老家。今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我与妻子买了些东西,按照往年惯例带着孩子们回到乡下老家,看看年迈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城市的纷扰,让我忘掉了时光的味道,旷野的蝉鸣,又让我记起了时光渐老。在忘记与回味中,牵着时光的衣角纯净着,一丝一缕,入心又入肺。时光虽慢慢渐老,味道确是干净醇厚的,像重逢的战友举杯,简洁、凝炼。人们总是像蜂鸟一样忙碌奔波,心里装满了太多的愿望与繁忧,回望渐…[浏览全文][赞一下]
轻风透过睫毛的缝隙,带着自然的初夏花香如约而至。“五一”节休息,我走进熟悉的火车站,青山有道,万里相近,铁路连接了我与家乡。火车站候车室里的人群绝对不是依靠凭空想象就能感觉到的多,身处其中,任你放肆地统计,目光所及不一定就是边界。怀揣说走就走梦想的旅客,脸…[浏览全文][赞一下]
洞庭湖水煮湖鱼刘懿波如果能吃到一锅洞庭渔人亲自做的湖水煮湖鱼,定然是你一生中难得的口福。我们都知道,大江大湖中的鱼儿不喂饲料不催长,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不仅肉质紧凑细嫩,而且味道鲜香可口。然而,与江湖朝夕相伴而近水知鱼性的渔人们却有另一种更为精辟的说法:…[浏览全文][赞一下]
数十座峰恋如屏障构成了这古镇。三条溪水似玉带绘制这幅图画。河口,一个座落湘西北桑植边陲的偏远古镇。因了这灵山秀水的点缀,因了蒙古、苗、白等民族的耕耘,便有了这可依可恋可咏可叹的家园。一座峰恋,一个动人的传说,一条溪水,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寸土地,一首悲情的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院的小憇处不知是哪一年栽了三株石榴树,每到春来,枝繁叶茂,红花点点,绿红相间,春意盎然,煞是热闹。今年的春天来得早,石榴树的花事也比往年提前了一些时间。新雨后的小院,空气格外的清新,阳光的明朗与植物的阴翳相互交映,渲染着小院的宁静和一尘不染。时光似乎在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雨后初晴,心清气爽,空气里弥漫着花花草草的馨香,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伸展着歌喉,米洛湖畔的两岸的垂柳呼啦啦在风中摇摆着,几个悠闲的老者,晃悠悠地在柳树下垂着钓,朝朝暮暮,日复一日,甚者,年复一年,犹如大彻大悟隐于闹市的士者,修炼着…花花草草,枝枝叶叶都挂…[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颗心路过一张纸,点燃了心底的文字,成就了诗意的篇章。无论阳光,风雨,也要在梦里装着诗和远方,在心里置一处花园。没有面朝大海的房子,可以擦亮心灵的窗户,让阳光照进生活。凌晨的四点,黑夜还没到尽头,在心底燃起希望,就能看到旭日东升。遇见你便遇见了,三月的花开…[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分荣幸,2017年夏末秋初时分,我怀揣着儿时的期盼和景仰,来到这气壮山河的英雄建功之所、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兰考。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知晓兰考缘于那篇讲述焦裕禄感人故事的课文。几十年以来,对兰考的记忆依旧沉浸在他那战天斗地、科学求实、亲政爱民、无私奉献…[浏览全文][赞一下]
孤单的情怀正在深夜之中不断地在年复日往地深入我的心灵,渗透进入我深沉思绪远去而没有终结。耳边仿若传来莱佛士的悠扬别奏钢琴琴声,我在聆听这一首挚爱衷曲——《另类之爱》。我来到这片空白一片的寂静世界,没有什么美丽的期待,没有什么甜蜜的温柔,没有什么爱人的渴望,…[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和“咪咪”帮着二哥抢回新娘不久,临近七十年代最后一个阴历年关;匆匆赶打下几百匹土砖,老大胸扎红花一身戎装,意气风发踏上千里征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那以后,再未去过他家,他和兄弟咪咪除了拜年,也很少来家作客。不记得是哪一天,兄弟俩人间蒸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不奏笙歌伤逝水,应从鼙鼓问消息。”这是家父生前最喜爱的诗句,也是他一生的写照。父亲出生于山东济宁府一书香门第。受“读书志在圣贤”之传习,自幼喜读诗书,志存高远。但未及弱冠之年,却遭逢抗战:日寇的铁蹄踏过了黄河,直驱山东省会济南。怀着一腔“甘愿流亡他乡而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从巢湖市南门而出,跨过裕溪桥,沿着国道G346或省道S316,往西南而下,沿途经过银屏、散兵、高林、槐林,直到沐集和坝镇,你会发现一路都是依山傍水,冈峦起伏,松涛阵阵,有低洼而平整的圩田,也有起伏不一的山地。如果你有心在一年的不同季节沿路走几遭,就会很容易…[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月江南,万树妆绿,百花齐放,粉蝶翩飞,翠鸟欢唱,就连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各种不知名的小虫也都纷纷从还稍带寒意的土中钻出,忙着择偶配双,真乃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又现柳絮随风到处飞扬,稍不留意,就会钻进鼻中、眯入眼眶,弄得人喷嚏连连、眼泪汪…[浏览全文][赞一下]
人闻雁声或情或义或凉或暖或喜或悲,哥所聆听则是宋词。——我游冥冥鸿雁长期以信使面目示人,获此职位大概归功于鸿雁传情吧。自《鸿雁》飞入中原,家弦户诵,便辞去绿衣使者配角一职,从此进行本色出演。每每闻《鸿雁》声起,就会不由自主地随她来到了草原,在湛蓝天空下,从…[浏览全文][赞一下]
林丰是父母亲三个孩子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祖父在林丰还没出生时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孝顺的儿子,把年迈的祖母也接家里来一起生活。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就靠着父母亲在生产队没日没夜的辛劳所挣的工分勉强维持着。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在他那一代也算是个有…[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