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我和几个大学同班同学相约回到母校——黄冈师范学院老校园(前身为华中师院黄冈分院),追寻当年同窗共读时的那段难忘而美好的时光。走进熟悉的校园,微风拂面,暖融融的阳光,照在道路两旁一片片初黄的树叶上,好像一张张金色的笑脸,欢迎我们这群昔日学子相聚在…[阅读全文]
宋歌20世纪60年代流传着“有女莫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的俗语。但我却偏偏嫁给了千里之外的地质郎,是爱情的书信填满自己的心房。大约从1963年的冬天开始,一封封书信带着年轻地质工作者的情与爱,从我国雷州半岛椰林深处,飞到千里之外的荆楚大地武汉。到196…[阅读全文]
●王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正是我的学生时代,每逢春节,我都给村上的人家写“门对”,即“春联”。有年春节前夕,邻居牛伯忽然拿着红纸黑墨来我家,要我给他写“门对”。我说没写过,大伯说:“穷人家过年贴对子是求个好,红红地热热闹闹地哄哄小孩子。你随便写吧!好赖都行。…[阅读全文]
◎吴琪拉达难忘我故乡和我民族的草鞋,它曾是我民族的一大产业。我故乡叫边闷昂界(吹笙跳月的地方)大坝棉花土寨。它座落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哈鸡界(鸡场凤山镇)夜郎侯竹王城村与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的大足寨交界处,两地只相隔一条山岭。我的民族自称阿孟东家人…[阅读全文]
刘炎城“明天去赤滩!明天去赤滩!”夜晚,我边默默念叨,边默默祈祷能为父亲圆梦,同时想象着去赤滩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景……赤滩,是一个古镇,曾是泾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位于青弋江畔,青弋江源于黄山流入长江汇入大海。泾县山清水秀,盛产竹木,赤滩的竹器名闻遐迩。父亲…[阅读全文]
许柏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梧州市的中学语文教师中,有四位特别为大家所推崇,他们分别为许柏龄、莫拔萃、李镇、梁汝煌。他们品格高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获得很多同行的好评。在这四位教师中,许柏龄的学识素养和声望最高。我知道许老的教学特点,远在认识他本人之前…[阅读全文]
□颜桂海近日,我收到一个包裹,是家乡的亲人通过快递寄来的一箱灰水粽,看着这箱家乡美食,我忆起孩童往事以及故乡的端午风俗。我的老家地处两广交界的一个小山村,每逢端午,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灰水粽,用于自家品尝或者馈赠亲友。灰水粽是南方的一种小吃。不仅广西有,而…[阅读全文]
□李宽林“神仙钵”,曾经是梧州风靡一时的美食,它既有神奇的传说,也有独特的风味,令人回味无穷,追忆不已。在梧州民间,流传过一个关于“神仙钵”的故事。说的是在古代,梧州有一位书生,原先由家长做主,与一户富人家的女儿订立了婚约。但因书生父母后来辞世而家道中落,…[阅读全文]
□朱裕新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派出了32万名指战员参与“抗美援越”战争,我是这32万人中的一员。从1966年3月出国至1969年3月归国,三年的越战生涯,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突遇空袭1966年10月6日上午8时许,我军部队正在进行工事施…[阅读全文]
凌宇难忘“火笼年代”凌宇春节来临时,正值寒冬腊月,人们为除旧迎新,习惯在节前购买新棉衣等御寒衣物,以及各种取暖设备,确保家人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年。这让我想起,在从前的乡村,取暖设备总不如城里的充裕,于是就有村民把烧红的火炭放在火笼里取暖,在新年来临之际,大…[阅读全文]
李俊康难忘风雨办学的日子李俊康梧州学院校区梧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梧州历史上曾经三次创办大学,校址都选在山上,而且是三起三落。第一次创办大学是1929年,马君武博士在美丽的蝶山上创办了广西大学,人们因此把蝶山前面的那条路称为大学路。1936年…[阅读全文]
吴亿林美味记忆最是难忘沙河粉吴亿林不少出外读书、留学、工作的梧州人,一回到故乡,亲人问起吃什么早餐,他们多会不加思索地答:沙河粉。沙河粉是地道梧州人舌尖上的记忆。小小一个梧州,沙河粉小吃店多得难以统计,几乎百步十米就有一间,食客众多。大多数梧州人,对沙河粉…[阅读全文]
黄积卓难忘的往事——忆卢迦同志黄积卓原梧州市政协副主席卢迦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但他作为一个老领导,当年关怀帮助刚刚大学毕业的我的两件往事,使我终生难忘。一1982年7月,我从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梧州市政府办公室任秘书。1983年初的一天,天气奇…[阅读全文]
周巴那是五十五年前我十四岁时的事情。1958年夏,我在茂汶羌族自治县通化中心小学高小毕业后,学校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威州师范学校举行的全县升学考试。考试间隙。班主任张树修老师曾带我去县文教科见一位中年女干部,向她说:“就是这个娃娃。”女干部看了看我并应了一声…[阅读全文]
鲸歌作者有话说:长宁确有此人,但现实中的他比我筆下的贺长宁更年长些。他主动和妻子离了婚,搬去了疗养院。他说,最幸运的事情是,他还没有孩子,就不会有生命可能患上和他一样的病,就不会给他的爱人增添负担。她不知道的是,贺长宁不相信世界末日,这天却依旧惶惶不安,想…[阅读全文]
爱丽丝做这期互动的时候,离“7·28”盛会只剩下五天了。编辑部还像往常一样忙碌,只是每天下午的某个时段会看到一群人呼啦啦从座位上站起来,每人手拿一个雅格手电筒……(“7·28”盛会上花火组表演节目的道具,好想向雅格收广告费……)闹哄哄地去了会议室,那肯定是…[阅读全文]
□陆启明电视上偶然看到一部关于今日黑龙江的纪录片,熟悉的画面让我思绪万千……作为曾经北大荒开拓者中的一员,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时刻牵动着我的心,如今的“北大荒”早已升级成为“北大仓”,现代化的耕种方式虽不复曾经田间劳作的艰苦,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阅读全文]
占康“记得快返回地球前的一个晚上,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北京航天城跟家人团聚。我想给他们展示下太空技能,翻个筋斗云,可一跳起来就落地上了,才发现已经失去‘特异功能’了,心里顿时有点失落。”返回地面两个月后,汤洪波回想起太空生活,表情写满怀念。时间回到2021年6…[阅读全文]
章安文故乡在千湖之省的湖北。王家大湖因湖得名,因土地肥沃、鱼虾肥美而闻名。我的家在王家大湖东边的一个小山岭上,岭下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湖。旧时家人外出,必须乘坐小木船,摇橹一个小时才能到达镇上,购回自己生活的必需品。岭上住着十几户人家,我家住在岭的最西头,屋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