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清记得那是十来年前,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和中国诗刊社联合组织一次军地作家艺术家,寻访新四军战斗足迹的采风活动。一行中有新四军老战士、知名作家、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邓友梅先生。从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到弋阳方志敏烈士纪念馆,再到上饶集中营旧址等,一路睹物思情,邓…[阅读全文]
白泽楔子亡国庚子年,腊月初三,苍茫大雪覆了丹阳。若换作往年,此时的楚王宫必定是一片笙歌曼舞的热闹情形。可如今热闹更甚,却是鬼哭狼嚎匆忙逃命的热闹。其中更不乏有浑水摸鱼者趁乱卷走一切平日里连擦拭都显得万分小心的珍玩古宝。从听闻齐国三十万大军已兵临城下开始,到…[阅读全文]
陈美林吴调公(1914—2000)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笔者有幸与之共事三十年。如今调公先生已逝世十余载,但往昔交往的情景依然令人难忘。调公先生曾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夙仰硕学,兼以交亲”(1987.4),我在为一位弟子的博士论文作的序中则说“调公先生为学…[阅读全文]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2年,南京市、苏南地区、苏北地区合并建成江苏省。建省初期,省委在南京西康路33号办公,柯庆施与江渭清、萧望东、管文蔚等分别担任省委书记和副书记。当年,省委把新华日报也搬到了西康路33号办公,我当时就在新华日报主持工作,所以也成为省委…[阅读全文]
乐朋半个世纪前的“大跃进”时代,发生过各行各业“放卫星”的奇迹,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了曾经瑰丽无比而后果不堪回首的一页。近来翻阅旧报章,见有不少奇闻,兹录数则,以为共赏同鉴。“红领巾钢铁厂”1958年,为“让钢铁元帅升帐”,开展全民“大炼钢铁”,城市乡村总动…[阅读全文]
李意根谭政(1906-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因其在我军政治工作的创建和发展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屈指可数的政工大将,1956年更是接替罗荣桓元帅成为建国后我军第二任总政治部主任。就是这样一位靠…[阅读全文]
每当我看到朝气蓬勃的高中毕业生,在家长和大众的呵护下幸福地参加高考的时候,就不由得想起20世纪70年代末,自己参加高考的奇异曲折与难言心酸……自觉个人是个庸才、蠢材,如果是个人都算有才的话,不像人家天才、大才,那么轻松地参加考试,还有不少熟悉我的人极力阻挠…[阅读全文]
积雪草当时间从指缝间漫不经心地滑过,当苍老步步逼近,像一只小怪兽举着刀枪剑戟站在你的城下,咄咄逼人,你是缴械投降,还是出城迎战?“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物是人非奈若何?英雄气短,美人迟暮,时间从不曾厚待过谁,在光阴面前,任何人都无能为力,只能眼…[阅读全文]
和墨真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题记初秋,入学。下了公交车,小音拉着行李包赶往新的学校报到。也许是都市的缘故,这里的秋似乎有些与众不同,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凝重的味道,树梢上飘下的叶子都有了一层缥缈的秋韵。不知不觉间,到了宿舍,看着周…[阅读全文]
杨福成记得是去年夏天,我刚买了一袋草莓在胡同里走着,对面来了一老一小。老的是奶奶,其实不算太老,也就五十来岁。小的是个女孩,两三岁的样子,是真小。我们一走近,小女孩就眼巴巴地盯着我手中水灵灵红嘟嘟的草莓看。这么看,草莓不解人情,没啥,我是受不了了,赶紧抓几…[阅读全文]
张金元他是曹家的女婿,长得高大、帅气,重要的是有才气,前途一片光明。二十岁左右,他与六个很谈得来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在一个有竹林的地方开始青春的狂放。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偏偏老婆的娘家人不争气,偌大的家业渐渐地被司马家族据为己有。出去跟着司马家干,前…[阅读全文]
雪小禅我渴望能在向晚的黄昏里,煮一碗青菜粥,与时间、与懂得的人,共老。越来越疏离于世俗的一些交际,沉溺于小众之中不能自拔——也是不想自拔,人生到最后都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去追求内心世界的坚定与完满,于敏感中找寻素朴,于脆弱中尋求寂静芬芳……记得五月,我回老…[阅读全文]
林清玄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竞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阅读全文]
刘茉琳今日接到闺蜜电话,告知一位中学好友突然离世,他是家中独子,上有老父母;下有娇妻稚儿,小儿尚不足半岁。这样的消息太残酷。再看李渔句:“劝人行乐,当以死亡怵之。”真当头棒喝!平日说“人生苦短”似一句玩笑,今日方知真正的短是这样骤然而止,真正的苦是无法言说…[阅读全文]
教师,是我从小至今向往和喜爱的职业。印度诗人泰戈尔认为,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而叶的事业是平凡的,因为叶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她的绿荫。在我看来,教师生涯,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的事业和叶的事业一样,平凡而崇高。虽受人生际遇和诸多条件…[阅读全文]
王安忆那是1966年的冬季,那年我们12岁,正上小学五年级。“革命”没我们的事,我们只能在街头走来走去看热闹。我们奔跑着抢夺传单,妄图引起散发传单的红卫兵的注意;我们跟在红卫兵的游行队伍后面,怎么赶也赶不走;我们学会了许多“造反”的歌曲和口号。而这时,“革…[阅读全文]
程则尔小编叨叨叨:前几期连载的《忽有故梦心上过》是三年前做图书的时候约则尔写的文,那个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大学生。审稿的时候发现新编竟然约了他写最榜样,尽管他的故事我已大概熟知,但再读仍然被之鼓舞,也许这就是真实的魅力所在,破茧的精神所在。25岁的他,再次回忆…[阅读全文]
我出生的时候他28岁,婴儿时候的我很胖,脸蛋、胳膊和腿都无一例外地滚圆。我想象不出那么瘦的他抱我时是什么样子,家里居然没有一张一岁前的我与他的合影。但是我看过我出生前他与妈妈在泰山山顶拍的照片。剧烈的山风吹过头发,他戴黑色边框的眼镜,微微地笑,细长的手指交…[阅读全文]
十九亲爱的派大星:近日我在整理旧物品,从一个堆积着厚厚灰尘的盒子里翻出了读书时候办理的借书卡,背面贴着我们已经褪色的大头合照。我突然就想到很多年前我们在深圳图书馆4楼的电子阅览室,挤在电脑前面看电影《情书》的情景,阅览室的电脑只有半个小时的使用时间,你就每…[阅读全文]
贾平凹素材速用:拒绝向岁月祈求,拒绝向命运低头,做自己人生的舵手,要懂得接纳与宽容,但也要学会拒绝,拒绝腐朽,做最鲜活的自己。行走于世间,接纳或拒绝,爱或不爱,放弃或执着……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我拒绝麻木。虽然生活的磨砺让太多的热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