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本刊发表明清小说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研究信息、新研究资料;发表明清小说理论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理论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信息、新研究资料。
文集访问量: 3816 次
音乐列表
·朱忠元·?审美意识嬗变与演义文体的生成·朱忠元·摘要审美意识的嬗变与文体的生成具有同构关系。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创立的演义体是对宋元以来说话讲史审美惯例的延续和遵从,是对新兴市井文化审美体验方式变迁的反映,是对时代审美意识尤其是审美好尚的融...
重审《荡寇志》的政教意识·余夏云·摘要晚清小说《荡寇志》,表面上虽因思想保守,而导致艺术成就乏善可陈,但实际上,这种缺憾,是历史暴力的自然显现,同时也是追求诗学正义的一种必然结果。它承袭着古本《水浒》的写作传统。折冲在剔除暴力和书写暴力之间,《荡...
两部《红楼梦》程乙本校勘探微·王丽敏·摘要在程乙本《红楼梦》中国书店藏本和陈评本中,同处文字倒置和特有讹误表明二本属于同一版次;但由于陈评本涂改较多,因此在保存程乙本原貌方面不如中国书店本;同处倒置和特有讹误这些具有版眼性质的文字,可以作为区分程...
《海公大红袍全传》是一部“时政小说”——从成书时间、作者身份及内容指向等维度考察·陈圣争·摘要《海公大红袍全传》一书,在内容性质上学界大多认为是历史演义或公案小说之类。然据其内容及相关资料的内外证来看,此书是嘉庆元年之后的作品,极有可能成书于嘉庆...
冯梦龙之《春秋》学及对小说编撰之影响·杨宗红·摘要冯梦龙早年为了科举,治《春秋》颇勤。他治《春秋》,既为科举之用,也为治世之需。冯梦龙的小说编撰深受春秋学的影响:小说救世之精神是对《春秋》治世精神的继承,各种题材的故事是对《春秋》“微言大义”的具...
戏剧传奇化的“历史演义”——论《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叙写模式变异及小说史意义·苏焘·摘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结构上的轻重失衡,以及与其他历史类小说颇为迥异的创作风格,既是对讲史小说创作内在矛盾的一次集中暴露,也反映了明中期讲史小说创作力图突破“书...
明名士陈经济与《金瓶梅》中陈经济关系考·郑志良·摘要陈经济是《金瓶梅》中一个重要人物形象,但本文考察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陈经济,他是万历元年举人,万历八年进士,曾任严州知府、湖州知府、浙江副使、湖广参政等职。陈经济是万历年间颇有...
论《水浒传》对《五代史平话》的承袭·董国炎·摘要《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存在多种推动力量。其中地域文化传统和受众社会基础,对此书的发展形成有很大推动作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水浒传》在故事脉络、人物关系、人物性情以及审美倾向诸多方面,承袭了《五代史...
《三国志演义》“七擒孟获”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本批评·刘海燕·摘要《三国志演义》中“七擒孟获”故事值得引起注意,该故事是小说作者对史实和传说的再创作,体现出文人叙事的特征。故事文本在小说早期刻本的诸明刊本中已经产生了不小的文本差异。本文细致分析“七...
论古代小说中的离别场景·李萌昀·摘要离别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主题。随着诗歌传统的日益深厚,离别诗歌逐渐形成了一些模式化的情感套路和写作方式,而诗歌本身的第一人称抒情传统和高雅化的文体性质也限制了文人对离别题材之可能性的探索。古代小说同样有着离别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