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72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牧雪吹箫
  • 梦乡醉哉
  • 李椿
  • 蔚青
  • 周健
  • 陈社昌

·刘祥·内容提要“豆棚”系列文献是清代“语—图”互文与迭变的典型。《豆棚闲话》在说话场合——“豆棚”中谈论尖锐社会问题,探寻易代之际的伦理道德规范。《豆棚闲话图》淡退了小说文本中的伦理内涵,集中摹写乡村生活场景与众生面相,暗含乡村权力结构尚年德与...

浏览全文 阅读(35157)

·高玉海罗炅·内容提要近些年中国古代小说插图现象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中国古代小说俄文译本中的插图,考察和梳理了《三国演义》等六部中国古典名著的俄译本的装帧和插图情况,结合国内有关明清小说插图的研...

浏览全文 阅读(35349)

·周彩虹吴和鸣张道华·内容提要《聊斋志异》中有大量涉及疾病、生死、医药的作品,狐医是其中最重要的医者。在这类故事中,主人公的起病既有生理的易感性,更有心理的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整个过程,都在作品中逐一呈现出来。狐狸精以他们超凡的能...

浏览全文 阅读(35516)

·王玉姝王树海·内容提要在明代三教融合思想的影响下,吴承恩深受佛禅思想的浸润,其诗歌作品中即已表现出佛禅意蕴。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皆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路降妖除魔,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取得真经。小说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蕴...

浏览全文 阅读(35705)

·夏薇·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楼曰“看街楼”,它清楚地说明了古代女性是被允许“看街”的,看街是包括贵族妇女在内的一切女性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一。但同时,男性又“泥看街楼”、对女性提出“莫倚门看街”的要求并将其变成了“习惯法”。无论是原本被允许的...

浏览全文 阅读(36010)

·陈鹏程·内容提要七夕是明清社会极具活力的节日,这一文化现象反映于小说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七夕叙写。这些叙写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它们凸显了七夕在明清社会节日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揭示了乞巧在七夕诸俗中的核心地位,并对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此外还...

浏览全文 阅读(36959)

·牛倩·内容提要传统教育是《红楼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创新之处有三:第一,研究思路打破以往以人物形象或人物关系为主导的论证模式,首次从教学本体的角度探讨《红楼梦》中的传统教育。第二,按照传统教学次第,即识字辨音、属对训练、诗文写作、经书研习,...

浏览全文 阅读(36381)

·董国炎·内容提要《水浒传》包含两重矛盾:一重是国家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平民百姓与贪官污吏的矛盾。另一重是对外的国家民族矛盾,关联家国情怀和民族利益。国内矛盾中《水浒传》维护平民百姓利益,对外矛盾中《水浒传》在国家民族立场上维护朝廷。当对外矛盾缓...

浏览全文 阅读(36330)

·童李君·内容提要女作家弹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侧重对历史政治的思考。另一类侧重对女性自身生存境况的探讨。而《子虚记》以明孝宗朝为背景,围绕文武双全的文玉粦以及女扮男装的赵湘仙展开,前半部写英雄传奇,后半部写家庭世情,将两种类型的弹词完美的融合在...

浏览全文 阅读(36524)

·陈宏·内容提要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成书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段的“全真化”环节,这种影响最直接的表征便是附会或嫁接于小说叙事上的部分道教文本;同时,也存在着理念间接影响小说叙事的现象。孙悟空的形象演变即与此有关,这其中明代全真道士何道全的心性思想起...

浏览全文 阅读(3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