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本刊发表明清小说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研究信息、新研究资料;发表明清小说理论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理论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信息、新研究资料。
文集访问量: 3739 次
音乐列表
··内容提要《聊斋志异》经典文本《田七郎》呈现出对传统恩报主题的思考,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嬗变。以恩报为主题的文本书写揭示了恩报传统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及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作者试图消解这一不平等性的努力,是对贫士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对君子道德自律...
··内容提要清中后期,遣戍西域的流人文学创作随着时代、文风的嬗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记载诸如鬼神精怪、因果轮回等“志怪”故事亦成为文士流人所钟情的对象。结合边地的传说、野史,遣戍流人在考据扎实、多数亲身经历的情况下,记载了他们在旅途、戍地的所见...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读书人为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此书不仅写到众多士人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中举、装名士、打秋风的行为,还用相当的篇幅描写了他们在涉讼时的表现以及连带而及的身份特权。这些士人凭借其特殊身份参与诉讼,干扰司法,但这种行为...
··内容提要吴敬梓《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一直聚讼纷纭。这一问题最近再次成为《儒林外史》研究领域的热点,商伟、郑志良等学者或从《儒林外史》的写作方式等方面来寻找解释,或以新发现的宁楷《〈儒林外史〉题辞》等资料为依据,强调“幽榜”这一回为吴敬梓原作...
··内容提要玄妙的佛禅义理为东西方文人提供了精神超越的自由空间,《红楼梦》与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都在探究人生的终极价值及人的终极关怀命题,贾宝玉与塞林格笔下的一群青少年在相似的困境中,执著于禅宗求真意识,守护着本真,捍卫着精神的纯洁性,在经历了对...
··内容提要《大观园行乐图》是隐含在《红楼梦》文本中的一幅虚拟画卷,作者对该图的描绘主要集中在第四十至六十三回,它所呈现的是贾府中荣耀、欢快和诗意的日常生活,其中,宝玉诸姐妹封闭而独立的庭院生活是其构成主体。这幅作品由贾母令惜春创作而成,她精致而...
··内容提要“二元补衬”是浦安迪在研究《红楼梦》的寓意时提出的概念,即叙事中,用以表现人生经验的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所呈现出的相辅相成,相互包涵的模式。其贯穿于《红楼梦》始终,而在前八十回中的三次元宵节和两次中秋节叙述里,冷热互渗、虚实结合等“二...
··内容提要作为内聚焦式视角的表现之一,“窥听”是大量存在于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人物行为方式,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多重的文学意味。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拓宽研究对象,深化理论研究,以不同类型的明清白话小说为参照,探讨“窥听”行为的多样表现形式和在情...
··内容提要无论是在正史野史还是文学文本中,妲己总是一个特殊而略显尴尬的存在,痛恨者对之极尽诟骂侮辱之语,同情者饱蘸同情悲悯之意,戏说者天马行空,大胆编撰演绎,对妲己这种莫衷一是的诠释解读既与女祸观念的历史发展变迁有关,也深受人性复杂性影响,我国...
··内容提要《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为明末福建建阳书肆忠正堂刊行的一部以陈靖姑为主人公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地域文化融合的小说。建阳在宋元时期是重要的刻书及出版地,其重视书籍出版的传统在明朝得到了延续,并在该地区出现了被称之为“建阳现象”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