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73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谷一
  • 李椿
  • 爱农
  • 孤独玫瑰
  • 易梦
  • 断翼孤蝉

·孔庆庆·内容提要“互文”一词古已有之,指的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利用处于同义语义场中的词汇,来互相解释,互相渗透词汇意义。在西方文论中,被以法国文学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学者们界定为一种理论方式,认为文本是...

浏览全文 阅读(47423)

·李小龙·内容提要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各有体系,亦各有其命名的规律。说话四家中的小说从话本逐渐走向章回,其间的环节是明末的艳情小说。艳情小说命名多以“史”字为体制性后缀,这或当源于最早的两部艳情作品《浪史》及《绣榻野史》,但更可能源于时代更早、影响更...

浏览全文 阅读(47617)

·陈洪王诗瑶·内容提要在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中,关于女性名节的书写往往反映了士人自身的名节观念。清初异族入主使每个士人都不得不慎重面对个人名节的问题,所以清初文学中常见“贞女忠臣”同构的书写方式,小说中也不乏以阳刚之笔写女性殉节,或借写女子失身、易...

浏览全文 阅读(47733)

·梅东伟·内容提要嫦娥奔月故事的传承带有明显的伦理倾向,尤其东汉时期嫦娥“羿妻”身份的确定,将两性关系植于这一神话的传承中,从而使之具有了伦理价值和文化意义,人们对它的重述也始终无法绕开对传统伦理的审视。明清通俗小说对嫦娥故事的重述与演绎,将其引...

浏览全文 阅读(47918)

·王子成·内容提要《旌阳宫铁树镇妖》是冯梦龙“三言”中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充分反映了明王朝激烈的内部矛盾和尖锐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对篇中入话诗、收场诗的解读以及对小说背景的分析,揭示出作者冯梦龙以水神题材来寓含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浏览全文 阅读(48109)

·牛倩·内容提要“龙马”观念肇始于先秦,定名于汉代,渐由哲学典籍进入文学领域,其形象意义发展至明代小说《西游记》达到巅峰。但其原始形态与哲学内涵歧解甚多,迄无定论。本文从哲学溯源、诗学呈现、小说情节演进三方面进行考证,首次揭示了“龙马”是一物二名...

浏览全文 阅读(48423)

·张旭孙逊·内容提要《儒林外史》对南京的描写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可以细化为三重空间,地理空间展现南京的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文化空间展现南京的民俗与文化活动之繁盛,而心理空间则展现了书中人物与南京之间特殊的情感联系,吴敬梓通过对南京三重空间的塑造呈现...

浏览全文 阅读(48182)

·蒋浩伟·内容提要清末民初时期,《老残游记》因书中的“谶纬”内容受到了旧派人士的追捧,而胡适和阿英等“五四”新文学提倡者却认为这部小说是带有“科学精神”的,“写实”的,语言“脱俗”的白话小说。与旧派人士相比,胡适和阿英等人虽然认为《老残游记》在“...

浏览全文 阅读(48302)

·李万营宁稼雨·内容提要《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古代军事领域的影响,研究者大多笼统论之,所用材料陈旧乏新。笔者发现明代后期的兵书中已经大量存在引用《三国志通俗演义》情节作为战例的情况,这说明,《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明代后期的军事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

浏览全文 阅读(48431)

··内容提要在1928年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刊物《中国科学美术杂志》上,有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字,中文题为《古老的故事一则(〈红楼梦〉译述)》。国内学界对这篇文字的研究较为欠缺,对其基本情况的说明和性质的界定颇有含混和抵牾之处。本文在掌握第一手材...

浏览全文 阅读(4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