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复兴冬天北京的街头,卖吃食的小摊小贩很多,最多的是卖烤白薯和煮白薯。煮白薯用的是大口的铁锅;烤白薯用的是汽油桶。如今,这两样几近绝迹。老北京的街头,能和烤白薯与煮白薯对峙的,是卖糖炒栗子的。如今摆着大铁锅和汽油桶卖白薯的没有了,卖糖炒栗子的...
文/朴正吉/1/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环境中存在着有蹄类动物、食肉动物、森林、土壤、气候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许多互为因果的关系。其中有蹄类的数量受到捕食者数量和森林提供的食物多少等因素制约,而有蹄类的数量又对森林密度、捕食者的数量有很大影响。气候...
文/王金声家藏一幅陆小曼画的山水,大约是她自己满意的作品,曾在1941年的个展上展出,画的右下角钤了方压角章,印文为“我与梅花有旧盟”。我纳闷,画上无一处梅花影子,干吗盖这章,想必另有隐情。后来才明白小曼的母亲吴曼华是位画家,又名梅寿,而小曼的小...
文/张大春年幼时我所居住的眷村,家家户户都是竹篱泥壁,只在农历新正之前髹漆了门窗,贴上春联,显得有些亮眼——那是我识字的开蒙之处。父亲喜爱的联语也就那么几对,其中有“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旁人家也贴写,但常见的总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仗比较...
文/陆小鹿一日三餐,难免有吃厌的时候,尤其是午餐。因为午休时间有限,写字楼附近可吃的餐馆也就那么一些,吃来吃去就不知道该吃什么好了。一日,看汪曾祺的《老味道》,会吃的老人家竟吃出一本美食书,端得厉害。其中聊到昆明的吃食,西南联大当年驻扎在昆明,汽...
文/汤朔梅那一年因为带二弟,我三年级便辍学在家。白天无聊时常在村口呆立,或朝河面甩几片瓦爿。人们都下地了,小伙伴们已开学。四野里很静,但不空。村里还有撒欢觅食的鸡鸭猫狗。风轻得几乎感觉不到,但那风没有明确的方向感,时而东南,时而西北,还有侧风。犹...
文/寒石不知为什么,每遇荸荠就会想到鸡雏,或者相反,见了鸡雏就想到荸荠。这跟幼时的一次经历有关。有次年关,父亲从街上买回小半篮荸荠。我嘴馋,踮起脚够桌上的荸荠,一不小心,篮翻了,荸荠水一样从桌上漫下来,骨碌碌滚了一地。特别清晰记得一个细节,一地的...
文/(美)埃诺斯·米尔斯埃诺斯·米尔斯(1870—1922),美国自然文学家、『美国八大博物学家』之一、『落基山国家公园之父』。他早年来到落基山中定居,建立起朗斯峰客栈,充当自然导游,先后攀登朗斯峰近三百次。后来他还旅行到美国各州发表演讲、举办讲...
文/杨罗先1关山的变化,在和时间赛跑。从1998年到2018年,一晃20年,7000多个日子堆积起来的情愫,此刻已经化作浓浓的思念,被日子浸泡过的文字,在斑斓的回忆里,一次次把日子拉长。年复一年,在心底隐隐作痛。2那是一年秋天,阳光和温暖成为我唯...
文/李青松朋友斧子跟我说,看见苔藓就会想念老家,就会想起童年。或许,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丛苔藓。绿茸茸,柔软,湿润。苔藓,非草非木,无花无果没有根。人说无根的东西不靠谱。苔藓却不然,它不会稍纵即逝,不会随风飘散,甚至永远不会腐烂。在这个意义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