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叶重楼1林夕写过一首歌,第一句就把我打翻在地,作为一个上学下学去补习班循规蹈矩的普通女生,实在能被“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这句话射成刺猬。也为自己找过优点,不过最后又都一一划掉了,按我妈的说法就是拿不出手。在这点上她从来就没有改过口,从小时...
文/如鹿01“谁要吃鸡腿,鸡头上的肉才好吃。”这是我舍友小雅的故事。她的童年里,家里的柴房每逢下雨就会滴滴答答漏雨,卧室里的墙皮斑斑驳驳,客厅是红砖地面。妈妈没有工作,爸爸在水泥厂打工。因为没钱,饭桌上很少开荤,逢年过节才会吃上些肉。每当有鸡这道...
文/宋小君老妈:这是长大之后,第一次给你写信。有些惶恐。我们这一代人,不善于对父母表达情感,也从来不给最亲近的人送圣诞卡。总觉得,父母给的爱,就像太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甘之如饴而又理所应当。在表达情感这一点上,我们不如00后。今儿给老妈写信,...
文/陈思呈念中学时,遇过一些有才的老师,印象很深的有位数学老师。他虽然身为数学老师,但显然对语言和文学很有感觉,因为他上课口才很好。我现在想,他可能是双子座的,据说这个星座左右脑都很发达,“对事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又加以创造”,所以他同时拥有数学老师...
文/兜兜玲这个男生真不错如果有人问我南京最舒适的季节是几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三月末四月初。可无心与时竞,何苦绿葱葱。一般来说,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我们高一(2)班的同学就努力抓紧时光,趁周末到动物园游玩。我就是在这次游玩中注意到那...
文/范晓波如果饿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孩子童年的关键词,我们这拨孩子的关键词则是糖,和我同龄的1970年出生的女作家棉棉赖以成名的长篇小说名字就叫《糖》。我没读过这本书,不知它和糖到底有多大关系。但我能感受到糖这个词对棉棉的诱惑,这是现在的小孩难...
文/窦宪君秦羽墨读窦宪君很容易联想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她们的文字有着同样的朴素,同样的精致,同时也有着同样的疼痛感。她们都选择用童年的角度打量世界,让那些残酷的事实增加了几分温暖,在读者看来也就多了一些包容与善良。《贼香》这篇作品写人间百态,...
文/谢宗玉秦羽墨谢宗玉的散文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我手写我心”。他的文章好像是从内心直接流出来的,有一种高度的自由,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己的体温,打下了强烈的个人生命烙印,毫不矫揉造作,这一点对散文写作来说尤为珍贵。而他文章的气质,正如外界评论的那样,...
文/秦羽墨秦羽墨湖南永州人,80后。作品发表于《天涯》《青年文学》《散文》《西湖》《滇池》《广西文学》《青年作家》《啄木鸟》《湖南文学》等刊物,并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转载,入选过《中国年度最佳散文2011》《中国年度最佳散文2013》《中...
文/沈嘉柯沈嘉柯:著名作家、影评人与文化评论家。中国新生代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平行塔》《那么一点点美好》《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等,入选2015年当当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榜。我的一个朋友在南方某个大城市做娱记,天天坐飞机去各地采访明星,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