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47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胡谈
  • 宁星
  • 新雷第一声
  • 易梦
  • DiWan

摘要:本文对《晏子春秋》语言艺术特色的文化成因进行了解读,并认为形成《晏子春秋》语言艺术特色的文化缘由主要有:时代特征、齐人的民族性情、民间文学特征、语言发展演变的趋势、先秦行人辞令的影响、晏子的自身修养六个方面。关键词:《晏子春秋》;语言艺术;...

浏览全文 阅读(32057)

摘要:《前赤壁赋》一文是体现苏轼人生哲学的重要篇章,其中的“变者”与“不变者”体现了苏轼“寄寓”思想中辩证的两方面,苏轼用他独特的“铸儒释道于一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主客问答的方式表现出来,肯定了“寄寓”思想的积极意义,使“变者”与“不变者”达...

浏览全文 阅读(32058)

摘要:《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婚恋诗数量多,内容丰富,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诗经》中的婚恋诗。关键词:诗经;婚恋诗;婚姻观《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

浏览全文 阅读(31871)

刘晓彤摘要: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为其晚年的心血之作,其艺术境界,表达技巧,组诗形式都臻于完美。从组诗的内容起笔,研究其风格、意境、时空的转换运用、结构、对比、用典等方面,以探索此组诗极高的艺术成就,探寻诗圣的心路历程。关键词:杜甫;秋兴八首;艺术...

浏览全文 阅读(31791)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咒骂一个女子是“婊子”、“妓女”或者“鸡”,那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刻毒、最让女子怒不可遏的詈言之一了。在现代社会如此,在封建伦理观念充斥的古代社会自不必说了,一个女子如若沦为娼妓,就自然站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成为一个人人看不起的贱...

浏览全文 阅读(31718)

摘要:孔尚任的《桃花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全剧都透露出一种悲伤氛围,其中各色人物的结局都带有强烈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的形成,不仅寄托着作者有分寸的爱憎和褒贬,也表现出清醒、超越的历史态度,更是作者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时仍然对自己独...

浏览全文 阅读(31690)
情与法的复调叙事 2023-11-09 08:48

摘要:文章以法律文化作为切入视角,结合《唐律疏议》的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悲剧根源和法理内涵三个方面,重新解读了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认为李益具有自觉的法律意识但懦弱、逃避,他的行为受到性格因素和法律意识的双重影响,霍小玉则是一位积极追求爱情...

浏览全文 阅读(31724)
永远的守望者 2023-11-09 08:48

李秀娟刘娟摘要:霍尔顿是美国犹太籍作家塞林格的代表性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他的孤独、痛苦和迷惘以及想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美好愿望,体现了犹太传统文化“牺牲与救赎”的精神。霍尔顿的形象具有普遍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作者自己的价值...

浏览全文 阅读(31512)
良知的自由 2023-11-09 08:48

摘要:论文分析了茨威格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小说中主人公面对世俗羁绊时心灵的焦作,同时结合作者创作小说的时代背景,对其中所蕴含的“同情”,即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簡要分析,从而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这部小说在人道主义层面上所具有的深远含义,以及作者对良知自...

浏览全文 阅读(31476)

黄薇摘要:明治大正期间,涌现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近代的教育,物质生活优越,却在探寻“自我”的道路上备受煎熬。夏目漱石的《其后》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位明治青年的“自我”觉醒。其中,也体现了夏目漱石自身对于“个人主义”思想的探索与思考。本文以...

浏览全文 阅读(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