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46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胡谈
  • 宁星
  • 新雷第一声
  • 易梦
  • DiWan
  • 孤树

高云舒摘要:老舍的《月牙儿》是一首被凌辱妇女的悲歌,主要讲述了在旧社会中的一对母女为生活所迫,最终沦为娼妓的故事。月牙儿的一生命途多舛,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本文试图多方面的探析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月牙儿的悲剧不只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女...

浏览全文 阅读(30172)

贾胜楠摘要:鲁迅作于1921年的小说《故乡》是一篇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小说。《故乡》中写出了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即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在这三种意义的“故乡”里渗透着鲁迅的“绝望”意识,也表达出鲁迅的“从绝望开始”的人生信念。关键...

浏览全文 阅读(30221)

门莹摘要:在邵丽的中篇小说《第四十圈》中,“桥”这一意象耐人寻味,不仅指小说中的“我”指挥建设的现实中的大桥,还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我”作为挂职副县长,试图在官与民之间架“桥”,作为作家,努力在叙述者与故事之间架“桥”。作者通过这些象征意义揭示...

浏览全文 阅读(30186)

摘要:《谪仙记》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短篇小说集《纽约客》其中的一篇。作品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李彤本身作为衣食无忧的世家女,在国破家亡之后的一生命运起伏。小说以李彤为代表所体现出的乡愁意识是由小见大,也正是从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乡愁的不可承受。关键词...

浏览全文 阅读(30196)
一座启蒙的城市 2023-11-09 08:48

摘要:白先勇幼年时期曾在桂林居住过七年时间,其中下层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铁佛寺古旧阴森的氛围、桂剧的精妙恒生以及东风山脚下的花园时光,这四点对白先勇影响最为深刻。这些童年经验如同基底,对白先勇的创作思维构成了一种潜藏性的影响,间接指引了其日后小说...

浏览全文 阅读(30126)

陈旻摘要:本文通过对《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一文的文本细读,从欲望与现实、存在与虚无的二元对立勾勒现代人被焦虑压抑的缺失性体验。并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作为政治象征的长安大道被颠覆后的戏谑意、讽刺意义。通过这一过程的揭示,反映现代都市生活中人...

浏览全文 阅读(30142)

摘要:《古炉》是贾平凹带着“文革”的责任和记忆,以狗尿苔这个孩童为叙事视角,书写了“文革”给古炉村带来的村民心态、生活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巨大变化的巨著。文中乡村日常与“文革”叙事的自然合谋,构建了新的“文革”叙事范例,突破了对“文革”单一政治批判...

浏览全文 阅读(30128)

侯丁月摘要:文章从对舒婷诗歌中特有的女性视角描写出发,通过对诗歌精心细腻的感悟,分析女性独立意识带来的独特感受。舒婷的作品里,从女性之于男性的独立到女性在社会责任感中的独立,她笔下的女性独立意识是在进步和转化的。文章也阐述了舒婷在诗歌中如何积极鼓...

浏览全文 阅读(30124)

汪楚红摘要:作为“学衡派”的领军人物,胡先骕是一名诗人,旧体诗是他最擅长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在他众多的诗篇中,《三十初度言志》是他为自己三十岁生日写的寄言志,在回顾过往的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从中也可以读出胡先骕加入“学衡派”的一些原因。关键词:...

浏览全文 阅读(30201)
花前月下的一声叹息 2023-11-09 08:48

符燕鸿摘要:爱情,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文学作品中长盛不衰的题材。新文化运动时期,現代知识分子以爱情之名号召人们追逐自由;当革命的浪潮一浪盖过一浪时,爱情又被纳入了神圣革命书写的一部分。沉樱、张爱玲并未被外界的喧嚣代替自己思考,她们不动声色地写下一...

浏览全文 阅读(3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