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14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我游冥冥
  • 混沌虚空
  • 沂河渔翁
  • 落红飘雪
  • 君羽飞霐
  • 林沐风
我妈这人的那些远见 2023-11-09 08:48

杨静话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才7岁,啥也不懂,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一家四口住在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到了晚上,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而我妈,还允许职工宿舍的一个大哥哥每天来我家看书学习。大哥哥被优待在桌子旁最亮的位置安静地学习,我爸在稍远的地方磨他的...

浏览全文 阅读(50756)
口红·女红·夕阳红 2023-11-09 08:48

张慧岩没有女孩子不爱美。从稍懂点事开始,我就对花衣服、花鞋子感兴趣。走到大街上,看到女人穿得花枝招展的样子,就会盯着人家的衣服和鞋子盯好久,每次都是被妈拉着扯着,才肯挪动脚步。再大一点,开始对口红感兴趣了。口红,是女性特殊的饰品,是女人成熟自信的...

浏览全文 阅读(50729)
打麦场上的电影院 2023-11-09 08:48

彭茜梅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中,已是人到中年,有些事,剪不断,记心间。曾经的片段,时不时迸出来,催促键盘,快乐地来到纸上。纸上终觉浅,那就像小时候看打麦场上的电影一样,一一进行播放。七十年代,走的是土路,睡的是土炕,说的是土话,吃的是土里刨...

浏览全文 阅读(50616)
“三转一响”的变革 2023-11-09 08:48

黄宝玲“三转一响”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恐怕是一个很陌生的话题。就让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说说它的变革吧。“三转一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人结婚最长眼的结婚家当: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谁家女娃男娃结婚当日,陕北唢呐敲锣打鼓声起,结婚大...

浏览全文 阅读(50496)
不解的石油情 2023-11-09 08:48

刘红梅身居油区高层,视野开阔,习惯于晚饭后阳台上小憩。手持香茗,放眼俯瞰,夕阳下的景色斑斓,楼宇绒毯般铺列脚下,纵横其间的街道宛如彩带。极目远眺,心旷神怡。每当此时,就会不自觉地寻索那特殊的四个点位,它们星辰般镶嵌于楼宇间。靠南的一处是我出生与童...

浏览全文 阅读(50237)
人生奏鸣曲 2023-11-09 08:48

刘莉第一次知道莫扎特,是在上中学时。虽然“文革”已经到了尾声,但能接触到这位古典音乐代表人物也算是奇迹了。我是幸运的,被学校业余小提琴班选中,学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是老师给我们作的示范,只感觉自己要变成一只鸟了,...

浏览全文 阅读(49251)
生长的和埋藏的 2023-11-09 08:48

宋志天连续的高温撑破了整个夏天,人们纷纷打着防晒伞冲进火炉般的街。突然一片乌云从天边急涌过来,刹那间,豆大的雨点倾盆而出,敲得窗户啪啪直响。撑起一把伞,躲过一阵滂沱大雨,却抵不过脚底溅起的淤泥。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踩水而欢、泥中作乐,它的...

浏览全文 阅读(49070)
昨日荒野 今日画苑 2023-11-09 08:48

荆淑英我们的工厂是在一片荒冢之上建成的。若干年前,这里土地肥沃,水利富足,一年两季稻米飘香,农业无比兴旺繁荣。后来,随着地壳的演变,水位日渐下沉,大量盐碱浮出,土质遭到极大破坏,绿色生命被白色扼杀,农业的鼎盛成为历史。农民们被迫放弃耕种田地这一生...

浏览全文 阅读(49072)
奶奶的灶台 2023-11-09 08:48

廖云鹏“咳咳咳......”这是奶奶又在做饭了,从我有记忆开始,便总能听见奶奶的咳嗽声。我的家乡在西部地区,90年代初期家家户户做饭都烧柴。家里土灶台边堆满整齐的干柴,我们小孩会乐此不疲地在柴堆里翻来翻去,选出一个最合手的当做自己的“宝剑”。每天...

浏览全文 阅读(49483)
父亲脚下的“V”字 2023-11-09 08:48

张平早饭的时候,姑娘要求:“别老喝牛奶,榨点果汁吧。”我不禁有些恍惚,想起很多年前,我大概和姑娘现在这般大。母亲难得在早饭时炒了花生米,很香。父亲大口地喝着苞米碴子粥,他笑着对下筷如飞的我和妹妹说,将来你们每天的早饭,能喝粥吃花生米,我就替你们满...

浏览全文 阅读(48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