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994 次
音乐列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和小说创作都需要通过语言体现其魅力和价值。虽然面对文学创作的实际谁也无法重弹“语言决定论”的老调,但在文学创作日益网络化、传媒化、俗常化的今天,在精英文学及其创作倾向正在受到冷遇甚至嘲讽的当下,重视文学语言的锤炼,在语言表达...
如果说生活是一片海洋的话,那么,有一类小说,它的好不在于描绘出海洋的广阔,而在于就某一点深深沉潜下去,探测出海底世界的瑰丽与斑斓。换句话说,有一类小说,可以通过一滴水映现出一个世界,让我们看到存在的种种可能,人性的缕缕真迹。《雨衣》①正是如此。小...
一夏商最新长篇小说《标本师》(载《十月·长篇小说》2016年第2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单行本),是一部充满形而上意味的作品,就阅读的历程和体验效果而言,独特的故事和人物独特的命运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萦绕与纠结。某种意义上,《标本师...
反英雄叙事拒绝传统高大全式的“巨人英雄”,而是将英雄还原为普通的人,刻画日常生活中的反英雄。“反英雄走向了‘英雄的反面,它的出现是对传统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解构,或者说是这些理想概念的破碎和丧失。”①在余华的小说中,存在这样一种反英雄叙事,它书写...
带着一种缅怀的情绪追忆青春岁月,于漫长的历史跨度中全景扫描乡村与城市,在文学潮流的季节轮换中“以旧为新”,思考中国乡村向何处去,并以此清理和反省我们的知识以及所谓的知识界,为在历史大势之中重建一个世界的愿景作准备,这是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的题...
1986年北岛写过一组诗,叫作《白日梦》①。其中一段是这样的:我死的那年十岁那抛向空中的球再也没落到地上你是唯一的目击者十岁,我知道然后我登上那辆运载野牛的火车被列入过期的提货单里供人们阅读这几句诗今天读来让人惊诧,因为它提前把“80年代”的本质...
庞华坚是当下诗坛一位实力派诗人,也是散文视阈一位灵悟妙觉、淡定圆融并且知道如何与心灵对话、“把一些东西放好”的作家。诗人的散文,往往充满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诗意,这种诗意未必有赖于华丽的藻饰或浮华的装点,即使是朴素而平白的叙述,也可以在文中表达心灵...
继2013年发表《上岭村的谋杀》后,壮族作家凡一平于2016年9月出版第六部长篇小说《天等山》,为广西当代文学画布再度添上绚烂一笔。对五十知天命,已着手构思文学回忆录的作者而言,该新作的孕育、诞生,既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意外之喜,也可以称为作家三十余...
抗战时期,大量著名作家汇聚桂林。这些作家与桂林在乱世中的邂逅是他们人生中一段独特的生命体验,他们在桂林生活、工作、挣扎、呐喊,他们审视着桂林,体验着桂林,也书写着桂林,他们用自己的文字从不同侧面生动地描绘出抗战时期桂林的自然与人文风貌。一、美丽的...
卢茜+何克勇翻译研究和文化人类学都是以文化和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作为语言转换媒介的翻译研究和研究文化与人性的文化人类学近年越来越多地被专家学者并置研究,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人类学的文学转向背景下,理论借鉴之风日盛。二者的学术领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