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12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胡谈
  • 沂河渔翁
  • 千云若丝
  • 末文
  • 芳草斜阳时

邵燕君麦克卢汉曾预言,进入电子文明后人类将重新部落化。如今,在网络空间以“趣缘”而聚合的各种“圈子”,其数量恐怕早已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因血缘而繁衍的部落。这些网络新部落有着自己的生态系统和话语系统,彼此独立,又息息相通。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

浏览全文 阅读(30004)

云德一、互联网及网络文艺的现状互联网问世二十年时间,业已迅速覆盖全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革命性改变。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赓续衍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大趋势,正在推动文化传播发展从“铅与火”“光与电”...

浏览全文 阅读(30036)

韩少功我是来北京大学求教的。刚才邵燕君老师提到我的《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暂定《读书》杂志第五期发表,已提前给一些同学传阅了。(邵:都给了。)那么我今天就不再重复,而是想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把人工智能稍微扩大到高科技,看一看高科技时代里文学的处境...

浏览全文 阅读(30061)

方岩一“卑贱意识”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一个概念,与此对应的另外一个概念是“高贵意识”。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个体意识与外部社会权力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来实现,这个社会权力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和财富的...

浏览全文 阅读(30068)
李敬泽文学批评论 2023-11-09 08:48

李蔚超一、李敬泽作为对象:论说的三重难度在当代文学界,或许没有哪一位批评家比李敬泽更难于言说。毫无疑问,李敬泽被视作一位有口皆碑的职业文学批评家,然而,对李敬泽的研究,以诗意语言击节赞赏者居多,“人乎其内,出乎其表”的学理研究偏少。尽管对其在当下...

浏览全文 阅读(30010)

王尧在“重返80年代”的学术研究中,王蒙、陆文夫、高晓声、邓友梅这一代作家(“归来者”)的意义无疑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其说是研究者们的局限,毋宁说是陆文夫们在文学史进程中的尴尬位置所致。这一代作家中的许多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崭露头角,几经...

浏览全文 阅读(29981)
批评的困惑与有限性 2023-11-09 08:48

刘波十多年前,我从文学创作走进批评的世界,那时更多出于一些单纯的想法,甚至就因为某种阐释的诱惑和虚荣心。缺乏专业态度和精神自觉,仅凭一腔热情,就武断地去概括,去总结,去用半吊子理论分析作家作品,实际上是基于滥用话语权的盲目自信。而盲目所带来的后果...

浏览全文 阅读(29904)

李林+莫亚2016年3月24日,“《刘三姐》维权小组”成员宋德祥、包玉堂、何振强等在南宁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广而告之了法院对“乔羽侵权案”的判决结果①,同时公布了《山歌好比春江水》一曲的规范署名(作词、编曲:柳州《刘三姐》创编组;改编:广...

浏览全文 阅读(29949)
动人心弦的话剧诗 2023-11-09 08:48

2016年10月26日,在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两岸人文对话”期间,由白先勇小说《花桥荣记》改编的话剧《花桥荣记》在桂林大剧院首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出现多次掌声,许多观众随着剧情多次流泪。演出结束后,好评如潮,有观...

浏览全文 阅读(29918)
2016年的台湾文学事件 2023-11-09 08:48

文学事件,是指文学现象或文学论战甚至作家的去世超出了文学范围,和政治斗争密切相关,兼具一些动态的新闻价值,特殊者甚至成为社会、政情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它虽然建立在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的基础上,但其理论重心已由文学生产维度、读者阐释维度向意识形态方面...

浏览全文 阅读(2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