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04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陈社昌
  • 千云若丝
  • 辽宁王忠新
  • 林沐风
  • 岚若西谷
  • 蓝欧

我在上一篇①里说到,要从“四维”视阈来看新文学、现当代文学史的重构,即将旧体文学、俗文学、翻译文学纳入传统的(相对狭义的)新文学史中,拓展现当代文学的历史空间,构建一个与传统中国文学史贯通相契的结构体系。限于篇幅和写作时间、精力心情等,有关翻译文...

浏览全文 阅读(42415)
批评是一场旅行 2023-11-09 08:48

在《恶之花》的终篇《远行》中,波德莱尔写下“到未知世界之底去发现新奇”。身居深渊之底,无论地狱还是天堂,那种“发现”异质经验的可能,正是我们不断追逐旅行的动力。这句诗如箴言一般,给予文学批评者某些重要的启示。他可以把自己理解为旅行者,视批评为一场...

浏览全文 阅读(42388)

熊秉明先生曾提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八桂书风”书法乃广西书法文化核心表征。“八桂书风”书法符号是以审美功能成就其地域文化象征地位,但它实际上将创作者一系列现象、情感、事件融为一体。首先,它是一个文化现象,是广西书法创造性转化、创新...

浏览全文 阅读(42267)
广西油画的诗性精神 2023-11-09 08:48

在近些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画展中,不少广西油画家的作品频频入选、获奖,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广西油画何以能得到评委的青睐和观众的喜爱?它取得重大发展的成因是什么?它在审美上有何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些方面,鲜有文章研究。然而广西油画...

浏览全文 阅读(42095)
解题与升华 2023-11-09 08:48

2022年5月初,杨诚找我说要做个个人画展,请我做策展人。我满口应承下来,因为我在2016年被单位委派去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专门学习过策展,却一直没有得以实践,如今碰到一个好机会,当然是不可放过。随后他就给我发来国际艺术大师基弗的展览视频,说我们要...

浏览全文 阅读(41892)

参禅学佛在宋代成为文人的一种时尚,禅宗的盛行对文人的人格形态、文化品格、审美观念、世俗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人审美理念的改变又反映出书法的精神面貌。在宋代书法的演变中,文人把禅宗的“顿悟”观念引入书法的形式表现中,禅宗的“顿悟”是通过主观内省...

浏览全文 阅读(41335)

在《奥德赛》中,荷马这样描述,当一位祭司和一位诗人同时跪在俄底修斯面前时,只有诗人得到了饶恕,因为俄底修斯不能杀一个由诸神赋予神圣艺术才华的人。这是一个来自公元前的对诗人的指认,时至今日,荷马的解释仍然奏效,这是一份关于诗歌的内容和来源的回答,包...

浏览全文 阅读(41111)
亦可喜,亦可观 2023-11-09 08:48

一、住进宋朝的身体夏坚勇长久地浸淫于宋史。自《绍兴十二年》以来,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宋朝,在宋朝的上空来回移动,在汴京和临安之间左右徘徊。夏坚勇的宋史叙事是倒叙的,《绍兴十二年》先去到临安,《庆历四年秋》从临安回到汴京,《承天门之灾》目光又稍稍前移...

浏览全文 阅读(41057)

长篇小说《拖神》(作家出版社,2022)以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庚子事变等为背景,以“樟树埠”崛起和衰落为线索,呈现了近代中国潮汕平原的风云剧变。这部小说篇幅长达六十万字,将主人公陈鹤寿在蛮荒之地白手起家的传奇和樟树埠(原型为粤东近代海运贸...

浏览全文 阅读(40923)

呼伦贝尔的阳光总是明媚刺眼,像是能照透人心。但是如果真想参透这片土地,就有必要读一读艾平的散文集《隐于辽阔的时光》。艾平用她诗性的笔意构想了一个曾经的理想模样的游牧文明,在这里,森林的状貌是万物相长,草原的深处是内心万象,而作家的文字是物我对晤。...

浏览全文 阅读(4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