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693 次
音乐列表
董卉川张宇一、中国现代散文诗剧的文体发源散文诗剧脱胎于散文诗,散文诗、散文诗剧均诞生于19世纪末的法国。而中国散文诗剧则诞生于20世纪初——胡适1917年11月创作的《人力车夫》。散文诗剧即为“散文诗的戏剧化”,在散文诗的创作历程中,“散文诗的戏...
诗与非诗的区分谈的不是诗与文的区分,而是一个在诗歌范围内讨论的问题。非诗是诗里的异质因素,它影响到诗的合法性或诗的纯度。在极端情形下,即一首诗里的非诗因素过多,会被视为坏诗或者伪诗,只是徒然具有诗的形式。如何判定诗里的诗因素与非诗因素?其界限在哪...
2008年,笔者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做高级研究学者期间,了解到他关于现代悲剧观念和悲剧理论的研究状况,回国之后便决定从中国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伊格尔顿关于悲剧问题的代表作《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发表...
“乡下人进城”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性/现代化进程中文学叙事的重要题材。乡下人进城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城市和乡村二元分割,城市是乡村的终极仰望。这个时期有一部分乡村知识青年并不是因为生计所迫到城市去谋生...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喁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誾誾树墙垣,巘巘驾库厩。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敷敷花披萼,闟闟屋摧霤。悠悠舒而安,...
从《秦腔》里一只未到场的狼说起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里有一位通阴阳的奇人荣叔。荣叔死后留下一本笔记,里面有一则关于清风街众人命运结局的预言:“今早卜卦,看看他们怎样?新生死于水。秦安能活到六十七。天义埋不到墓里。三踅死于绳。夏风不再回清风街了。...
张柱林许聪毫无疑问,当今世界正处于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而我们则处于一个更大的变迁的关键时刻,即乡土中国的转型。一方面,城市化或城乡一体化正方兴未艾、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原先相对数量或绝对数量均堪称庞大的农村人口还无法被城市消化,近年来的脱贫...
关于“新乡土文学”或“新乡土小说”的命名与论述,一直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中时隐时现的线索。对“新”的强调,或许是基于“乡土文学”写作新貌和“乡土中国”新变,抑或呈现了批评家对“乡土文学”新可能的期待。在我看来,“新乡土文学”仍然在生成...
因为写过太多印象记,本来早已下决心不再写这类文字了,但这次崔庆蕾要我写,我却又不好意思不写了。这是因为这些年他一直在我身边学习、工作,目睹了他的勤奋、刻苦与成长,很欣慰,也很有感触,觉得有话要说。在很多人眼里,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崔庆蕾都是平常的、...
崔庆蕾是文坛涌现出的一位新锐青年批评家。我们认识有十幾年时间了。从年龄上讲,崔庆蕾是一名85后批评家,他有着山东人的朴实厚重,也有着很多青年学者身上没有的沉稳细腻。他的批评眼光独到却又温厚宽和,对作者多有“同情式理解”,兼顾多种批评方法,又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