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894 次
音乐列表
《美丽的南方》系广西土改小说,写作时间是1953年5月至1959年6月,故事原型时间是1951年至1952年,两个时间段虽属同期,但其中的差别不能忽视,这样的时间落差导致了作品内蕴的迁移。在作家个人写作史上,《美丽的南方》有一吐为快之意,于是陆地...
亚思明王湘云洛夫曾说,犁青“具有世界性的宏观眼光”,这在今日华语诗坛“十分罕见”①;谢冕也认为,犁青是因一种超越民族局限的“大情怀”而成为国际性的诗人②。其世界性或国际性,就文学内容而言表现为跨地域、跨文化、跨艺术门类的“流散写作”③;就文学形式...
“性别操演”来自朱迪斯·巴特勒(JudithButler)的核心观念“操演的性别”(performativegender)。巴特勒认为,在当代社会中,性别认同是一种操演,是在试图施加强制异性恋(compulsoryheterosexuality)...
张清华太阳照亮山坡的时候飞来了一只鸟儿……它凝视着水面上的太阳像朝圣者望着恒河好像生来就要歌唱,这只望着恒河和太阳的鸟儿,她要告诉我们那些充满企望与隐秘悲欢的故事,还有那些古灵精怪的奇思异想。尽管这词语的绽放来得稍微晚了一点,有一点春日迟迟的味道...
现代文明冲击下,传统的生活方式如何安放?政治风潮后,受虐者的精神家园如何安放?世俗“规范”中,标准答案之外的“自我”如何安放?陈建功执着书写芸芸众生的困顿悲凉,品咂时代变迁中的世态百味,解读“平民北京”的生活哲学。“每个作家都有自己情感的敏感带”...
一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论小说与小说家》中谈到契诃夫,对其小说《古雪夫》中的人物书写和细节处理赞叹有加,“契诃夫按照自己心目中想象的情境,多么忠实地选择了‘这一点、‘那一点以及其他细节,把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某种崭新的东西”①。伍尔芙在这里谈及的...
陈建功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我和父亲之间》的封面是一张作者的肖像照片。他若有所思地凝视着上前方的某一处,你似乎觉得他是在看你,更多的时候,你觉得他是在看向某个更辽阔更缥缈的所在。他的嘴角含着一丝笑意,笑意若有若无,有些近乎冷峻了。岁月在他的额头上刻下...
已经是多少年的老习惯了,每当我遇到民间文学、非遗理论方面的问题,就会将“球”从边远的云贵高原朝着身居北京的刘锡诚先生抛去。而他呢,不论在忙些什么,总是马上停下手上的活儿给我答疑解惑,击中问题实质。没想到的是,在锡诚先生迈入八十三岁高龄之时,他却把...
人生的耕耘会有两种收获,一种是倾尽全力的、刻意的、精心的,一种是不经意之间信手而为的。后一种如田边地头的花草蔬果,在大面积的耕作收割之后,才发现它的存在、美好乃至意义。这便是锡诚先生这本新编的《田野手记》。这里收集的四十余篇文章,都是他在全国各地...
刘锡诚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家,也是中国原始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先行者,还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化学者。在学界,不但他的治学成就和贡献常受人称誉,而且他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品德也常常为人津津乐道。刘先生曾在不同场合、文章里说过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