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943 次
音乐列表
现代中国诗歌是变革自己的写作传统的诗歌,许多人称之为“新诗”,按照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选诗杂记》的说法,头一个十年中国新诗人“努力的痕迹”,是“怎样从旧镣铐里解放出来,怎样学习新语言,怎样寻找新世界。”①这种学习新语言、寻找新世界的历...
关于马兵,关于他的为师治学之道,自不消我来多嘴,只要听听他的课,读读他的作品,或者看看学生整理的他的“语录”,就会知道“兵哥”的大名绝不是吹来的,人家那口碑完全靠的实力。所以我不打算坐实“男神”马老师的种种神迹,只想讲一讲有关他的若干琐事,讲一讲...
在柏拉图意义上,正如人的思维囚禁了自我的直接经验,洞穴是造成囚徒与世界扞格不入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认可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那么,用“洞穴”来比喻90年代以后日臻严密的学院体制和始终作为隐秘成规的阅读规范,并不见得是傲慢的冒犯...
对于任何一个曾沐浴过先锋文学的余泽而有志于小说创作的新手作者而言,对故事的戒备恐怕已经成为一种先在的常识,所谓“小说在故事终止处开始”的说法就是这种戒备意识的集中显现,这一说法形象而明确地顺应了那个大势——自从小说经历了“故事”与“话语”两分的叙...
如果说由“局外人”所书写的传记与追忆文章是一种历史化的外在路径,那么由作家/学者本人、弟子及亲属(或曰“局内人”)所作的具有追述性质的文本则可视为一种独特的内在路径,后者在前者经典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子女作为具有直接血脉关联的“局内人”...
一城市,是善恶同体的生命体,它承载着人类的“乌托邦”,也集聚了各种“恶托邦”。柏拉图《理想国》这样界定有城市性质的“城邦”:“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
本文所说论述的范围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当代文学研究”包括当代文学史、类文学史及专题史的撰写,兼及现代文学研究和当前的文学评论。“连环比较”是指大陆←→台湾,台湾←→香港,香港←→大陆。比较内容有文学研究的背景、文学研究的立场以及文学制度、文...
1950年代出生的作家是新时期以来乡土文学创作队伍里承上启下的一代,也是在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作家中生活阅历和经验最为丰厚一代。这一代作家的成长过程见证着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创作实践过程又和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关,正如阎连科所说:“...
马兵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印象主义批评几乎唯一的大师,李健吾和他的《咀华集》一直不缺拥戴者,不过绝大多数的拥戴者在表示过敬仰之后,都习惯加一个遗憾的尾巴,比如“李健吾的批评尽管庭院深深,繁花似锦,小桥流水,情志生动,但毕竟气象不够宏伟,无以与文...
中国山水画早在宋元时期,其技法表现与理论体系就已经十分成熟,并产生了许多山水画经典之作。但由于历史及社会发展的诸多原因,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统中国山水画中海洋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及理论著述却十分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在“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