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
《福建文学》立足东南沿海、面向全国,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月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作家的园地,文学青年的摇篮,本刊致力于扶持文学新人,鼓励艺术探索与创新。
文集访问量: 14277 次
音乐列表
后街,原名黄健珑,男,福建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南平市作协会员,《延平文学》编委。主要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泉州文学》等刊物,部分作品收入《华夏理学名邦》《映像武延平》等丛书。罗汉习惯在天微微放亮的时候,蹲在天井里刷牙,漱口和吐水的声音大得...
现在流行朗读,读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的片段,抑或一封纸页脆黄的书信。沉默的文字虽然从未停止自己的讲述,但它是无声的,现在声音参与其中,让无声的文字有了声情并茂的样子。虽然文字不是乐谱,不以声音为目的,但文学被朗读,终究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朗读...
刘汀王威廉傅小平主持人曾念长语在过去十几年,中国社会经历了超常速度的城市化进程,“敢叫日夜换新天”,当真是在这个时代里眼见为实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反应器,理应成为这个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在过去二十年,“城市文学”这个说法不时被提起,似乎在提醒当下...
施灏漳州爷爷过世一周年了,我在文字中追忆爷爷,写了很多却总感觉还有什么没有写,一直在寻找可就是没有找到,直到那天参加了学院的一个硕士座谈会,才发现尚未寻找到的是什么。那天,一位同学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认为,在当下“谈人生”已成为一种虚无主义行...
严榕1987年的供销社那个供销社在村子的中心位置,距学校很近。一条踩上去沙沙作响的干净的沙坡路,从学校的边缘延伸。下了坡,路的一边是一栋灰白的瓦房,两层。就是它了。在小小的、荒寒的村落里,它鹤立鸡群地等在那里,很醒目。墙壁远看还算白净。近看,却有...
曾建梅一很多年前,我拖着拉杆箱,挤上了从成都开往福州的火车,那时我并不知道将要去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也并不知道那里会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火车是个浪漫又世俗的所在,从车窗外尽可以像观众一般置身事外地观看匆匆掠过的真实风景,又可以置身其中,在每个站台停...
陈慧瑛我从少年起便读《红楼梦》,几十年来,百读不厌,对书中贾宝玉说过的一句话“女儿是水做的骨头”特别欣赏。于是,推而广之,对水的清纯、水的温柔、水的无坚不摧的坚韧、水的无孔不入的执着,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再推而广之,对江、河、湖、海,对水城、...
朱谷忠—这样的地方,只要去过一次,便总想着什么时候再去一次。是没有看够吗?是的。这样的地方,光用眼睛是怎么也看不够的,只要人一进景区,就不知要先看什么为好,感觉到处都是青绿蓝紫的颜色,各色又调配融合得那么好,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像走在一轴彩画之中...
陈涛1上天真是偏爱这个小镇,这是我时常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小镇有山,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山,但这山可不普通,高耸入云的白石山是整个秦岭山脉的起点,而不远处那条狭长幽深的山谷,其内岩石多姿,洞穴奇特,如大火过处一片赭红,这丹霞地貌在灰石青黛中格外夺...
于坚乌鲁汝是澳大利亚荒野中的一块巨石,绕着这块石头走一圈,大约要三个小时。当太阳初升之际,这块石头呈现为红色,因此世界闻名,无数广告里面都会出现这块红岩。我看见这块石头时,即刻惊呆,在距离十多公里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摆在那里,荒原的中间,仿佛是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