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446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谷一
  • 林沐风
  • 蕙芯
  • 王笑
  • 陈社昌

□寒郁他乡夜雨□寒郁她说她叫安娜,我们也就叫她安娜好了。人们都说她美丽,她也是知道的。因为职业的关系,陪客时总是一副伶俐和自信的模样,平时则平和柔软,大方,从容,不计较同事间的小打小闹,做事又勤勉安静,所以在店里人缘很好,渐渐地做到了副领班的位子...

浏览全文 阅读(29285)

□石英耳刮子打出来的学术问题□石英一我们哲学研究所和其它所基本一样:研究人员都是在家里“上班”。还没实行双休日的时候,只在星期六下午到所里集中一下,交换一下选题,双休日之后,自然又改为周五下午集中。有一回我同校毕业的校友,只比我小半岁的老范见了面...

浏览全文 阅读(29291)

□刘忠贴着人物走的小说——读《让死者瞑目》□刘忠生活中,人们常用“死不瞑目”一词表达不满、不舍、不离、不弃等情感。事实上,人活着要面对尘世的无尽纷扰;死了也要接受内心的种种考验。难怪,国人说,“事死如事生”;西人说,“向死而生”,传统文化倡导的那...

浏览全文 阅读(29310)

□晓苏小说应该有意思□晓苏最好的小说,当然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小说。意义指的是思想价值,意思指的是情调和趣味。我想,任何一位小说家,毫无疑问都希望自己能够写出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小说。但是,这种小说不是想写就能写得出来的!它的诞生需要足够而苛刻的条...

浏览全文 阅读(29318)

□晓苏让死者瞑目□晓苏1我是个接生婆,在村里接生了几十年,没想到六十岁以后又开始送死了。以前,我只管接生,送死这活是我男人干的。可我男人命短,在给我摆了花甲酒没几天就走了。送死虽说只是个粗活,不像接生,既要心细还要手巧,简单地说就是给刚断气的人洗...

浏览全文 阅读(29332)

拥有《文艺报》,你将拥有——了解文艺动态的窗口沟通作家作品的平台《文艺报》是中国文艺界的第一张报纸,创刊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迄今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历程。做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其读者遍及世界各地。《文艺报》在境外发行的中...

浏览全文 阅读(29363)

许怀中林秀美写的诗歌以丫丫、吟儿、冰子等笔名,发表在《诗刊》《诗潮》《扬子江诗刊》《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文学》《福建文学》《中外论坛》(美国)等多种报刊上,已经结集出版《水上玫瑰》《想象》《河流是你》等诗歌集,作品获得省内外不同奖项。...

浏览全文 阅读(29372)

吴安钦副局级在江东县,副局级实际上只是副科级,但是,这县的人称呼习惯了,就把副科级说成副局级。当然,在这个县里,一个普通干部能够混到副局级这个份上,算是脸上有光了。所以,马坑乡的邱为荣四十岁那年晋升为党委组织委员时,兴奋得有点飘飘然。实际上,他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360)

震海每日我埋在音乐的甜酒里苦苦修行,而如今我亦如站在《多瑙河之波》的河床上,倾心于来自阿尔山两翼,那徐徐升腾的草原的旋律愈来愈明亮的足迹像印在浅滩额头上的初吻当风吹开了沉重的云块黄色的雾霭在灰暗的谷地闪光;当温文尔雅的月亮从黯淡的东方庄严地升起,...

浏览全文 阅读(29472)

唐朝白云山村的夜香甜短促才说半句梦话天就漏底了担水的妹子一身红装点燃了村庄鸡鸣犬吠烧红了小伙子赶牛下地的吆喝可枫叶只红了几个回合一身红装的妹子就南下打工去了妹子这一走啊山村的夜长了千万里黑了千万重牛羊哑了小伙子哑了就连桂花树下那口千年老井也哑了—...

浏览全文 阅读(2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