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721 次
音乐列表
肖伊绯中国翻译俄国文学作品的热潮,可以溯至上世纪二十世纪初,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之际。从1903年普希金名著《上尉的女儿》(中译本名《花心蝶梦录》)被译介到中国开始,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俄国作家的作品陆续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但在俄国文学作品中...
蔡圣昌沈焜,嘉兴石门(今嘉兴桐乡)人,字醉愚,生于1871年,卒于1938年。刘承干1939年为沈焜诗集《一浮沤斋诗选》序言所写:“醉愚于宣统己酉岁辞武进盛氏馆而依余治笔札,晨夕晤言,讫于其卒,盖三十年。”沈焜的生平资料,尤其是他为刘承干工作以前...
吴靖近日适逢沪西最大民营美术馆——宝龙美术馆开馆之际,我乘近水楼台之便第一时间前往“尝鲜”。未料馆内设计之独到、藏品之丰赡、脉络之条畅皆令人大喜过望。其中,尤以“书藏楼珍品展”最为恢弘雅正,海派、京津、金陵、岭南、长安等不同流派的名家杰作分列各厅...
孟向荣现在的年轻人多数不知道董鲁安是何许人也,其实他是一个名人。笔者举三个人为例,说明他们与董鲁安的关系。作家老舍和画家胡絜青结为连理,搭鹊桥者之一,便是董鲁安。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剧中有一位艺术形...
李廷华现当代学者文人的手札书法,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学术内容,也呈示着各自的个性。因近世传统文化遭遇扬弃,诸多文人于书法功力已然欠缺,手札每随手挥洒,并未着意于书法艺术,其价值多在于文献性;一些书画家的手札,往往又为日常闲话杂录,缺少学术内涵。终身将...
顾农一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妾梦惊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上面这首五律是唐代著名女诗人李冶(字季兰,?—784)的作品,题为《送阎二十六赴剡县》,从首句的“流水阊门外”看去,显然作于苏州。可是有关李季兰...
南亚军“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开了“名”的论题,其后有贤人哲士论述的不少精辟言论。顾炎武曾说:“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见人所以求当世之名者,无非为利也。名之所在,则利归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苟不求利,亦何慕名?”“当世...
艾华老子一生下来,头发就白了。他在母腹中待了一辈子:七十二年,或者八十一年。这个怪胎寄身于《神仙传》一类仙话,从他落到竹帛上起,就成了“老”的标本。老子的脸是中国最苍老的一张脸。这张脸隐匿在字里行间,偶尔露出大眼睛、宽额头、方嘴巴、厚嘴唇,甚至两...
罗宏近年来辛勤搜罗家族故事,足迹大江南北,网络亦为关注重点。前些日在网上发现藏家于福辉先生的一篇博文《宴池启南铜墨盒之臆考与佐证》,说的是他收藏一方銅墨盒之后,多方考证墨盒主人的趣事:大约九十年代后期某个周末,逛报国寺地摊时,有幸购得一方铜墨盒,...
施长海作为思想家,王阳明倡“良知”学说,“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作为教育家,王阳明兴学术讲会,“变成纯粹之社会公开讲演与集会研究性质”。而在故里余姚,王阳明更是立教最早,传学最久。自明代中叶迄今,五百余年来,姚江之学历经起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