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64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南山2020
  • 藍光雨
  • 谷一
  • 李椿
  • 孤树

陈学金近年来,关于民国时期教育的讨论越来越热,有赞扬褒奖之声,也有贬抑指责之词。遗憾的是,其中大多数评论缺少客观翔实的证据,在激起人们艳羡或愤懑的情绪后,总让人觉得还缺点什么。说白了就是,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任何讲理或评论都应讲求一点证据...

浏览全文 阅读(23696)

伍国中国科学技术史大家李约瑟在初版于1954年的巨著《中国的科学和文明》的第一卷的前言里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设问:“为什么,就广义来说,中国的科学持续地保持在一个实证的层面,而其理论则始终被局限在原始或中世纪的形态?”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

浏览全文 阅读(23698)

陈彩虹误判的湖南历史和未误读的“湖南人”在浩渺壮阔的太平洋彼岸,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有些意外地把眼光聚焦在中国内陆省份之一的湖南,他就是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裴士锋(Stephen.R.Platt)先生。他所著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一经面世,马上触发...

浏览全文 阅读(23752)

王纬达莱斯特广场东北角边上,坐落着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书店。很多有趣的书并不起眼,可能静静地躺在某个角落等待着人们的慧眼。入冬的伦敦,下午大街上颇有寒意,虽然才四点不到,白昼已逐渐暗淡。无意识地漫步,等待傍晚七点半开场的音乐会。穿过中国城,再次经过...

浏览全文 阅读(23784)
沧桑:两位前辈 2023-11-09 08:48

李成我只听见过他的声音——记诗人化铁诗人化铁死了,死于2013年9月22日。这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事。前一阵子我还偶或想起他,私下忖度是否打个电话,但我一直踌躇着,因为他早已是耄耋老人,听力也不太好,何况我又不能帮他什么,就此搁下了。我没有见过他。我...

浏览全文 阅读(23745)
顾维钧与巴黎和会 2023-11-09 08:48

商昌宝“一战”结束后,美、英、法、日、意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协约国既需要处理善后事宜,同时也需要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巴黎和会于是应运而生。在确定召开巴黎和会后,顾维钧被民国政府任命为全权代表,并令即赴巴黎。但是顾维钧没有马上动身,而是加紧走访美国国...

浏览全文 阅读(23769)
长此系心多磨难 2023-11-09 08:48

李巧宁浦江清,1904年出生于上海松江,家境清贫,却聪颖好学,1926年从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担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导师陈寅恪的助教。课余,他学习梵文、满洲文、法文、德文。1928年,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并入中国文学系后,浦江清担任大一国文课...

浏览全文 阅读(23734)

董立功浦江清(1904—1957),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今属上海市)。先后就读于松江中学和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1926年到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担任陈寅恪的助教。1929年转入中国文学系任教。1938年任西南联大教授。19...

浏览全文 阅读(23741)

刘克敌在章太炎众多弟子中,普通读者最为熟悉的自然是鲁迅,然后大概是周作人、钱玄同和黄侃。其实,如果说到纯粹学术上的传承,则章太炎最为看重的是黄侃。相对于这几位同门,朱希祖则较少为人所知,虽然他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史学家,是中国史学会的发起者。章氏有所...

浏览全文 阅读(23778)

黄开发经常在各种媒介上看到“旅行的意义”之类的题目,题目很大,每个旅行者都有自己的目的,每次旅行的动机都会有所不同,要想做出几条本质性的概括来,实在很难。向往远方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趋向。记得十来岁时,我倚门而望,远处天际线上大别山峰峦叠嶂。大山那...

浏览全文 阅读(2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