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640 次
音乐列表
张麒麟1955年12月29日,吴宓(1894—1978)主动作函西南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院长张永青,请西南师院代运其书来校,并“决以大部分捐赠与西南师院”。1956年1月4日,吴宓作函李秋...
蔡圣昌蒋汝藻(1876—1954),字孟蘋,号乐庵。清光绪二十九年举人,后任学部总务司郎中,参加过辛亥革命。其母是湖州南浔“四象”之一刘镛的女儿。父亲蒋锡绅与张謇、汤寿潜是挚友,汤寿潜、刘锦藻(刘镛之子)任浙江铁路公司正、副总经理时,蒋汝藻为董事...
王鹤母亲陈书(1660—1736)去世时,年已半百的钱陈群(1686─1774)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痛打:他与弟弟在读书楼上念书,母亲在楼下纺织,有时听到“读书声轻浮”,就悄悄登楼查看。小孩子天性贪玩,加之他自恃记性好,“读书不能沉潜”。有一天,母...
耿传明曾国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最后一个内圣外王的“完人”形象,他在立功、立德、立言上都成就非凡,引人注目,而他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则在于其“主静”、“克己”的功夫。他原字伯涵,二十岁时“取涤其旧染之污,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意思,改号涤生。...
眭达明曾国藩的心腹幕僚和弟子赵烈文有一部《能静居日记》,不仅记录了当时大量重要人物与著名历史事件,而且记录了曾国藩与赵烈文的大量私下谈话。通过他们的交谈,不仅可以走进曾国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能够窥探和触摸他的内心世界,更可以认识和了解一个完整而真...
傅铿1885年5月22日,星期五,那天夜里一场疯狂的雷阵雨从巴黎上空倾泻而下,清晨时分,一大批黑压压的人群打着雨伞,聚集在八十三岁的奄奄一息文化巨人雨果的住宅外面,像是罗马军队在围攻城堡。城堡里,巨人仍在与死神作最后的挣扎。一早就有人传出话来,雨...
陈文芬楔子:初见远东博物館七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飞机即将抵达斯德哥尔摩。坐在我前座的日本老先生用指头敲敲舱窗,要我快看地面:满目的森林与湖泊、小积木一般美丽的木屋。有一部上了年纪的Volvo汽车到机场来接我。我们只在燕鼻子住客之家的单身公寓小坐...
黄发有一波兰铜版雕刻大师TadeuszSzumarski创作了不少雕版小品,他的藏书票富于想象力,别开生面。在我的藏品中,有一幅他创作的以孤岛读书为主题的藏书票,这幅1991年的作品有他的亲笔签名,票主为AndreasSelle,画芯尺寸为10....
叶天乐如果在莎士比亚的所有剧目中挑选一部最能代表爱情的剧,应该挑选哪一部呢?或许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舞会里惊鸿一瞥,阳台上情投意合,生时比目双伴,死时同穴而眠,这部剧往往被视为年轻人的爱情,一见钟情,纯洁无瑕;生死相依,凄婉动人。又或许是《无事...
傅光明一、作为素材的故事源头我们所熟悉或将要熟悉的莎士比亚(1564—1616)《哈姆雷特》的故事,最早源于中世纪丹麦作家、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玛蒂克斯(SaxoGrammaticus,约1150-1220)在1200年前后用拉丁文撰写的《丹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