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261 次
音乐列表
王永华一、锦县蹲点:社教中实行正面教育与群众自我教育相结合八届十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发动了一次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运动。东北地区的社教开始于1962年底。1963年3月,辽宁省锦县县委将全县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情况给东北...
王开扬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国民党左派,南社领袖,民革创始人之一。1926年,与毛主席“饮茶粤海未能忘”;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向毛主席“索句渝州叶正黄”,毛主席应柳亚子“索句”,即以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军用信笺...
邵水游《陈宝箴集》中录有一通陈之擢任湘抚时致李鸿藻的函件,其中说“民生利害,惟天时、吏治二者,最为切身,荒政而外,饬吏为要。宝箴行能窳薄,无能为役,惟有明是非,公好恶,树之准的,期渐知所趋向,恩怨毁誉,非所敢计也”。旧时封疆大吏,着眼“民生利害”...
《书屋》杂志今年第6期刊登了罗飞先生的长文《对陈漱渝〈不可尽信的回忆录〉的鉴别》。由于是指名道姓跟我商榷,作为被质疑者当然有责任作出适度的回应。罗先生的大作开门见山地写道:“陈漱渝先生在《文学自由谈》、《粤海风》等发表的好几篇文章集中一个论点,就...
许博渊读了《书屋》2009年第7期上赵复兴先生的《文化不曾断裂,绝非中华一家!》一文,觉得有一些话要说。首先,我要说明,我不是搞历史的,是搞国际新闻的。搞国际新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调查研究,对象是国际问题、地区问题和国别问题。这种调查研究,如果没...
许锡强在《书摘》2009年第2期上读到眭达明先生的《中国古代的秘书》(此文系《书屋》杂志2005年第11期所载《润笔已曾经奏谢》之第四节),其中谈到“苏轼极少谀墓之作,珍惜自己的名声固然是其主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他是一个看轻钱财之人”。但我认为,...
叶公平赛珍珠及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大地》一直是毁誉参半。但是《大地》却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小说之一,有几十个语言的版本。尼赫鲁在其回忆录中谈到他就曾读过该书。费正清著的《美国与中国》1948年第一版中提到过赛珍珠,但是1958年和1972年出...
王鹤(一)王微究竟应该感到失意还是得意呢?她身为娱乐圈大牌红星的日子,委实太长了。从明朝万历末年到天启年间,再到崇祯初年,那幅晚明士人分花拂柳、醉吟风月的行乐长卷上,时时能看到王微的身影。她浪游杭州、南京、嘉定的足迹,牵连起董其昌、陈继儒、钱谦益...
朱发建杨树达(1885-1956)与陈寅恪(1890-1968)都是近现代中国真正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留下的煌煌著作,皆可谓字字精玉的经典,得到当时及后人的极高评价。两人一生交往算不上密切,但因居地与时代的机缘,从少年时代即已结...
李文君明太祖本来叫重八,等发迹后,正式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像他一样,不少开国皇帝起自草莽,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等黄袍加身后,不满意自己粗鄙的本名,多会改用优雅的名字,来与自己的万乘之尊匹配,有时甚至不惜去造新字。改名的时候,不少皇帝又对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