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26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乔子木
  • 芳踪
  • 王笑
  • 温柔一刀
  • 林沐风
辱莫大于心奴 2023-11-09 08:48

邵纯一1898年戊戌政变时梁启超流亡国外,主要是在日本,其次是在澳大利亚、檀香山、加拿大、欧美等地生活了十四年。我们这位凤毛麟角式的先贤只活了五十六岁,在国外生活占去了他一生四分之一的时光(二十六岁至四十岁岁)。从《梁启超年谱长编》中得知,190...

浏览全文 阅读(22668)

喻中一、引言储安平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充满血性的政论闻名于当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是一个极其活跃的政论家。但进入五十年代后期,他就从读者的视野中消失了。把他从尘封的历史中打捞出来的人,首推谢泳。谢泳对于储安平与《观察》杂志的研究,别具一...

浏览全文 阅读(22756)
一颗头颅与一场革命 2023-11-09 08:48

黄波从王国维的一首悼亡诗说起1912年,时为民国元年,在日本留学的王国维挥笔写下了一首悼亡诗《蜀道难》。起首即悲叹:“对案辍食惨不欢,请为君歌蜀道难”,中间介绍这个死者:“开府河朔生名门,文章政事颇绝伦。早岁才名揭曼硕,中年书札赵王孙”,“开府此...

浏览全文 阅读(22761)

顾土政治暗杀,是清季至民国的一大社会风景,有成功有未遂,此伏彼起,接二连三。被暗杀的对象,有在朝也有在野,有革命也有反革命,有政治领袖也有文化名流,还有手握兵权而叱咤风云的军人。由于暗杀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和历史转变也不算少,其中,民国初年的宋教仁遇...

浏览全文 阅读(22802)
秦始皇是英雄吗? 2023-11-09 08:48

庶人2009年4月30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宣讲历史,说到秦始皇,多有褒奖之词。譬如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修长城,是为了“帝国的安定”,不是坏事,是正义之举。“帝国的安定”这句话,重复了两遍。在王立群教授看来,“帝国的...

浏览全文 阅读(22796)
好一个《风流去》 2023-11-09 08:48

管卫中二十多年前,有个安徽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了青海某所不起眼的高校。江南学子乍到西北,想必满眼都是荒凉、凋敝与陌生。说是去教书,又似乎无书可教。那时候“文革后文学”正闹得轰轰烈烈,青海也有以诗人昌耀为核心的一小群诗人作家在闹腾文学。他...

浏览全文 阅读(22793)
书屋絮语 2023-11-09 08:48

澧人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先生在7月11日同一天离世,被视为今年中国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南方周末》等众多媒体纷纷作了大篇幅的报道。眼看学界老成凋零,硕果无多,人们为之感伤,为之忧虑,都是可以理解的。评价学者,首要的标准当然是学术成就。季羡林...

浏览全文 阅读(22866)
殖民文化嫁接的果实 2023-11-09 08:48

万之香港这个地方,过去常被大陆的文人看不起,说是“文化沙漠”。成为殖民地之前,这里本来不过是蛮荒之地,没有本土文化的根基。成为殖民地之后,逐渐成为一个现代都市,而殖民文化、商业文化明显占主流地位,所以在大陆的文人看来,结不出什么果实,至今为止确实...

浏览全文 阅读(22910)
书中或有黄金屋 2023-11-09 08:48

孙涤心理学和常识似乎都告诉我们,欢愉的日子过得快,回忆时多彩多姿;艰难的日子过得慢,回顾时却空白一片。然而从“知天命”的年岁开始,对以前“苦日子”的追忆多了起来,而且越回想越堪琢磨。我们这辈人,所谓“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老三届”者,什么都得倒着来...

浏览全文 阅读(22917)
傅雷先生写信的寓意 2023-11-09 08:48

杨凝希《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先生暨夫人于1954至1966年间写给其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共一百八十五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傅雷先生之所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篇累牍”...

浏览全文 阅读(2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