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17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独玫瑰
  • 芳草斜阳时
  • 孟冰
  • 混沌虚空
  • 芳踪
  • 断翼孤蝉

张春田面对今天总体上愈来愈困难的文学处境与颓败无力的文学生产现状,很容易就会想起希利斯·米勒当年极具震撼性的追问:“文学死了吗?”何况当你环顾周围,发现文学似乎不再那样吸引本应与它保持天然亲近的年轻人,“文学青年”成为带有反讽意味的称呼,与青年文...

浏览全文 阅读(23434)

毛翰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全世界目前尚存的几千种语言:大多处于濒危状态,每两周就有一个语种消失。就是说,在二十一世纪结束之前,全世界的语言将有一半会消亡,二百年之内,百分之八十的语种将不复存在;一千年以后,全世界可能只剩下几个主要语种,甚至世界大同,...

浏览全文 阅读(23406)
凝视整个天宇的芳心 2023-11-09 08:48

涂昕我非常喜欢张炜的《刺猬歌》,它让我们领略了齐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齐文化跟鲁文化很不同,跟整个的中原文化都不一样,它很自由、恣肆,是一种无拘无束、喜欢“胡说八道”的文化。《刺猬歌》出版一年后,我又读到了张炜用散文形式呈现齐国特异风貌的《芳心似...

浏览全文 阅读(23402)
关于“孩子的教育” 2023-11-09 08:48

韩一宇通常意义我们会以为,对于孩子来说,怎么会有什么哲学思维呢?可是美国的加雷斯·皮·马修斯的研究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告诉我们“许多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在运用哲学了”。他的任务就是要纠正这个偏见,“就是引导学生重新进行他们曾经喜爱过而且是被认为...

浏览全文 阅读(23414)
砖石有声 古雅深沉 2023-11-09 08:48

王杰2008年2至8月,我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历史与文化学院”从事学术研究,主要合作者和联系人是该院的“泰勒讲座教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与伊格尔顿的接触,我总体印象是他对中国文化的现状以及中国理论界的现...

浏览全文 阅读(23392)

赵刚“路西法效应”1971年,8月14日,周日。美国加利福尼亚。一阵尖锐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夏日清晨的宁静,警车在大学生汤米·怀特洛的家门口戛然而止。睡眼惺忪的汤米从床上被拉起来,警察向他宣读了逮捕令,他陷入了一桩罪行严重的案件。面无表情的警官向汤...

浏览全文 阅读(23445)
叶公超批废名 2023-11-09 08:48

陈建军1936年3月27日《自由评论》第十七期载有一篇题为《意义与诗》的文章,是评介斯帕娄(Johnspariow)的现代诗学专著SenseandPoetry的,作者叶维之。据编者梁实秋“附识”介绍,叶氏这篇书评是一年以前写的,本来预备给《学文》...

浏览全文 阅读(23428)

张霖最近关于顾颉刚的讨论很多,话题多半是由近年台湾出版近六百万字《顾颉刚日记》引起的。作为现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顾颉刚在古史、古代地理和边疆地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以及古籍整理等领域,都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关于顾颉刚的生平和志业,早前我...

浏览全文 阅读(23496)
读《上学记》有感 2023-11-09 08:48

桑叶最近读了《上学记》,何兆武先生娓娓道来一个远去的、恍若隔世的故事,他在书中写道:“姚从吾先生那时候是北大历史系主任,可是我们当年都觉得姚先生口才不好,讲得不能令人满意,所以不想上他的课。姚先生还教一门史学方法,也是历史系的必修课,我就听过两堂...

浏览全文 阅读(23530)
理念VS威权 2023-11-09 08:48

王蒙《庄子》的《人间世》一章,一上来就讲了一段假托的颜回要去卫国的故事: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

浏览全文 阅读(2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