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360 次
音乐列表
闻中一中国的哲学史研究,重要的代表若是举例的话,则前有冯友兰先生,后有劳思光先生,他们前后辉映,著作也广为人知,传播甚广。而桐城的方东美教授所著的哲学史著作《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Chinesephilosophy,itsspiritandit...
郁龙余章必功先生从深圳大学校长任上退下来,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将积稿《古典作业》和《天问讲稿》整理出版,在学术圈里引为佳话。《古典作业》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于2012年出版,收录作者学生时代作业和授课讲义,计四十八万字。《天问讲稿》由中华书局于201...
刘金祥家书寄语,纸短情长,红色家书让历史有温情有热度,使革命先烈英魂从书本走进人们精神世界。今年“五一”偶得几日闲暇,怀着虔敬心情捧读《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以下简称《红色家书》,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2021年版),心潮起伏,仿佛听见山河破...
蒋祖烜曾经阅读过许多写延安的作品。有外国记者斯诺的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史沫特莱的人物传记《伟大的道路》,民主人士黄炎培的日记《延安归来》,吴伯箫的散文《记一辆纺车》,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贺敬之的长诗《回延安》等。读这些作品,不由得油然地...
邵水游“雁回千里书须寄,春到三湘草自生。”徐志频寄赠再版著作《了不起的湖南人》,他在扉页上写下了这句诗,与书的主旨很相称。早几年,美国历史学家裴士锋《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一纸风行,看来湖南人和湖湘文化確实令人着迷,尤其晚清以降百年,说是湖南人的历史...
熊少华这些年来,谈到前贤风范、地方文化或者书法界的往事的时候,我会经常说到陈独秀这个名字,说到他暮年流寓重庆的一件小事。抗战时期,陈独秀随着内迁避乱的逃难队伍几经辗转,最后寄迹于重庆江津乡下一个姓杨的人家。暮年的陈独秀虽然贫病交加,但他倔强而又孤...
那秋生徐渭(1521—1593)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代天骄,他是一个通人、一个全才。其于绘画,创泼墨写意一派;其于书法,出于英俊之上而为“散圣”;其于戏曲,几令汤显祖欲“自拔其舌”;其于诗文,被袁中郎称为“明时第一人”。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
刘晓航1938年,许广平为上海《少年读物》写了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题名《青年人与鲁迅》。或许因为该刊受众主要是少年,许广平在文中提及的鲁迅旧事多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其中着意提到鲁迅爱吃糖,她说:“先生喜欢吃糖,但是经济不充裕,——不,他对自己刻苦—...
吴永祥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大艺术家。根据现有史料,其至少四次到过浙江湖州。其中一次是在湖州当知州,并在任上因发生“乌台诗案”而被捕入狱。杭州和湖州的百姓闻之,为他“作解厄道场累月”,祈求逢兇化吉。苏轼听说后撰诗嗟叹:“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
沈瑞欣一提到巴尔扎克,我们总会想起教科书上那些有名的论断——“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十九世纪法国历史的书记员”。然而,先不说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是否真的存在,单是巴尔扎克这个人,就绝非一句简单的“批判现实主义”可以概观。面对莎士比亚,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