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
《滇池》文学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昆明市文联主办,创刊二十多年来,《滇池》坚持青年性、探索性、时代性的办刊宗旨,以“搜寻无名作者、发现最好作品、网格文坛英才”为口号,注重发掘有才华的文学写作爱好者,尽力向读者推荐最好的文学作品和知名作家的最新作品,在中国文坛上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刊物常设“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展览”、“自由文体”、“云南新小说”、“云南地理”等栏目,既是探索性作家作品的展示舞台,亦是广大文学写作爱好者的忠实朋友,又是广大读者了解和解读神秘伟大的云南高原的一个权威
文集访问量: 11981 次
音乐列表
黄代本1尼姑寨出去工作的杨明当了记者,在整理家谱的时候发现跟两岔河的杨原有家在五百年前有关系,就带着家谱来到了两岔河寻根问祖,知道几千人的两岔河竟然没有小学的情况后,杨明深入采访写出了《两个孤儿一个梦》的长篇通讯,梦什么呢?梦想读书。杨明的报道引...
木祥“腰奸”这个词,大家都可能不好懂。我听到这个新鲜词的时候是四十多年前,当然是一听就懂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次“腰奸”案件的直接参与者。听到人们提到“腰奸”这个词的时候,我正在一个茅草屋的会议室里接受批判教育。情况是这样的,那年,在一条叫...
刘宁大凡能够成为作家,这其中肯定有很多的因由。其中既有作家共性的,也有他们独立彰显的原因。红孩是那种以多种文学创作样式及其新颖思想不断影响他人,并且不断激发他人性情的作家。读红孩的作品,自始至终感觉到他有着崇高的文学理想,他在近二十年,每两三年都...
红孩2007年11月29日,中国散文学会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举行了西安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仪式上,由我代表学会进行发言。按以往的惯例,这样的会议,领导发言一般都说些祝贺外加一些政治色彩的规定话语。那样的东西,我过去没少讲过,也给一些领导写过。我总觉...
红孩秃哥秃哥真格叫秃,秃的脑瓜瓢儿一根毛儿都没栽上。秃哥怕秃,常弄顶绿军帽扣在上面。在村里能真的瞅见秃哥秃瓢儿的人没几个,就连他嫂子也没瞅见几回。听村里干活儿的妇女说,有一年秋天打稻子,不知谁的叉子淘气,一下没把稻草挑开,倒把秃哥的帽子给请了下来...
张培松所有的声响都被挡住了暂时,只剩下这天籁的圆润很适合睡眠,适合剥落沉重的外衣想不想你呢如果不是十分迫切还是,算了吧留一个了无痕迹的苦夏小小的安静的菩提花多可爱的雨帘所有的恍惚都安定下来包括我对你的和对这个世界的想法还有我们在河边留下的那一小块...
心在泊(外二首)诗歌李玉超住过:童年老屋樱花树下,学生宿舍大学公寓,香樟树旁。母亲,和我一起睡过:单位房租过:农村信用社,职工房睡在人民币上也睡过:私人房,廉租房,公租房。母亲,和我一起像一根浮萍,在异乡。泡脚少女不知道名字,说不出芳龄,不敢问籍...
赵文涟我向你走来你的一片风吹开我心的皱我的发融入你泛青的柳芽郁金香将红透山坡鸟鸣唤醒我的冬眠我向你走来沿着你编织的绿绿的毯我静等明月穿越你五彩的花环等夜幕低垂看流星渐渐下坠消失在喃喃的花溪我向你走来嗅着你羞涩的赧投掷你最美的涟在湖的波心拾级而上用...
樊桦1很多时候,一个人一辈子大多就围绕着一个圆心转,这个圆心就是村庄,它如同一个人的命根、魂灵,牵系着人的肉身,让人们在村庄的怀抱里静静地呼吸,不曾离去。我,一个客居异乡的流浪者。从懂事起,就蹒跚着步履,一天天背叛养育自己的衣胞之地。渐次地在外求...
季仙到了“正立疗养院”门口,跳下车,一位穿浅蓝色大褂的姑娘跨过来,伸手提行李。我只有一个旅行包,赶忙摇头,说,不用、不用。姑娘眼睛闪闪发亮,二话不说,把旅行包扯过去。门边一左一右各站着一位穿浅蓝色大褂的姑娘,微笑致意。大厅中间一排桌椅,提行李的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