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
《滇池》文学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昆明市文联主办,创刊二十多年来,《滇池》坚持青年性、探索性、时代性的办刊宗旨,以“搜寻无名作者、发现最好作品、网格文坛英才”为口号,注重发掘有才华的文学写作爱好者,尽力向读者推荐最好的文学作品和知名作家的最新作品,在中国文坛上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刊物常设“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展览”、“自由文体”、“云南新小说”、“云南地理”等栏目,既是探索性作家作品的展示舞台,亦是广大文学写作爱好者的忠实朋友,又是广大读者了解和解读神秘伟大的云南高原的一个权威
文集访问量: 11976 次
音乐列表
梁刚1昨天,小树刚把羊赶到白鱼滩岸边的山坡上,如果就从船上跑上山来告诉他,钱叔要他今天下午送一只羊到砂仓。他吃过中午饭就来了,想到太阳偏西时再把羊送下去。从蛤蟆河出现钱叔那只大船的那天起,每天,小树都把羊赶到能看到船的地方,逗留一两个小时,才赶到...
张爽从家走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上弦月斜挂在天空。我和老开肩上背着粮食袋,多少有些狼狈。从四顷地到平安堡要过两座山和一条河。第一座山,我们叫它蜈蚣岭。山很小,路却陡。走起来,磕磕绊绊的;下山得一路小跑,想慢下来都不行。远看过去,像尘土里飞快滚动的石...
弋舟向春将自己写作的起点确定在2000年,这是她的写作元年。彼时,严酷些说,她已经算不得是一位很年轻的作家了。在那样的年龄开始写作,让向春的处境略显尴尬——同龄者在文学的名利场中,或者已经遥遥领先,而身后,又有无数更年轻的同行们蜂拥而至。如此的处...
向春乳腺科病房长长的走廊,两侧摆着绿萝。一个保洁员抱着几束鲜花,把脸从花里伸出来,跟我笑——病房里的鲜花太多了,不舍得扔,放在公共洗手间或者直接送给保洁员。保洁员抱着这些鲜花到医院外卖鲜花的地方,以很低的价格把鲜花卖出去。最后一次化疗结束了,心情...
向春1香夫人从一只麻袋里被抖出来,就嗅到了扑鼻的新鲜柏木的味道。她眯着眼睛适应了一下光线,看到自己坐在一只柏木砌成的木头房子里。她转着圈看了一下四周,触手可及的都是散发着松香的木头,除了墙角的一只红泥火盆和胡油灯的碗盏。看来这只胡油灯已经点了两个...
蒋显荣我的老家在乌蒙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里,青瓦、绿树、木板房,春来桃红柳绿,秋至果实累累,犹如一壶温烫的清茶。思念的时候,随便冲一杯,都会品尝出淡淡的芳菲。在清新的记忆里,老家的每一片瓦都沉积着浓郁的情愫,都倒映着昔日的旧痕。枯燥、烦闷的时候念叨...
苏然阿佤群山上的雨,有一种绵绵的美。常常一下就是几天,它以慢的软的姿态,降临佤山。我常常坐在勐梭路194号的院子里,放眼群山,触目所及,雨幕空濛:只有雨,合着细密的雨声,在四周回旋、荡开,在阿佤群山间,它们像一些精灵,滋润土地,饱满河流,葱绿山冈...
我是个喜欢简洁的男人,能丢的旧物我经常丢弃。比如每次搬家,总要丢失很多东西,经常一片不留。唯独有些信件,从华宁到昆明求学,又从昆明到华宁工作,从单位的一间平房办公室到现在的140多平方米新房,家里一直保存着厚厚一沓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书信。这些书信,...
马瑞翎淡绿色的嫩葫芦毛茸茸地从藤蔓中坠下。祖父祖母坐在葫芦架下边,身上晃动着光点。我坐在小板凳上听他们讲话。就是这一次,祖母告诉我天仙的事情。我原以为天仙是女的,裙带翩跹,不用花力气便可乘风移动,专司散花和摘蟠桃之类好玩的美差。这次祖母的话使我推...
叶雪松1为了寻找当年东北抗联的遗迹,我曾数次出入大兴安岭地区的深山老林。马年的岁尾,在莫尔道嘎林区,我认识了管理站站长马友江。我的朋友、莫尔道嘎林区的作家老邢告诉我,马友江是地道纯正的满族血统,祖姓马佳氏,先祖是道光年间的礼部尚书升寅。我虽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