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在共和共文学的奠基时期有过非凡的表现,号称“小《人民文学》”,在文学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更达到超过13万册的月发行量。她的漫长时期的品牌积累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深刻的历史记忆,至今深入人心。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文化人无疑不知《延河》。新版《延河》将以200个页码的超大容量,立足时代,围绕“文化的文学”、“人文的文学”这一核心理念,把文学放在文化、人文的维度上衡量,重估本时代文学的内在特性,将通过“第
文集访问量: 11059 次
音乐列表
成路梦石头窑,点亮灯的火镰挂在窗棂上和铸铁的犁铧和牛皮拧的引绳和黑豆、麦秸混合的草料挂在窗棂——雕着莲花的槐木窗棂上随之而来的是一双裸脚杵在年老的土地上和窗棂渡过等待献祭的河流这是子夜,鲤鱼亮出肚白躺着。像临盆的姊妹净化在广空的白里等待羊水的泛滥...
霍俊明1隔年的酒啊,隔夜的茶,隔着门板人瞅人。“仿佛我们一夜之间都成了古人。”空怀故人之心。时如流水的道理你我都懂石城,距离新时代的县城咫尺在地图上它们没有任何界限可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到你要多揉几次眼睛一切恍惚如梦如死前最后离别的逝川。鸟落...
耿翔你的眼睛为了看见你,我绕着夏天的黄河,跟一群人来到陕北我看过的,那些地方有你的眼睛,明亮地落在一些物件上这让我相信,离尘世很远的寺沟村里,还有你在还有你,一个人带着童年凶险地,穿越文字的世界满坡的枣树,如果红了一定会看见,外人看不彻底的寺沟村...
薛晓彦曾有朋友说,吴堡,太远了。听之心里一阵震颤黯淡。至远者非天涯而在人心。大家会说北京不远,甚至纽约不远,而吴堡确实远。远,是偏远、渺小。我明白,这不只是飞机不能直达的远。吴堡,有我从小生长的故土,我一直引以为豪,如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眷恋。前些时...
霍竹山薛小荔一位作家说过,尘世间有多少美好,就会有多少遗憾。初读《创业史》还是在中学时期,因为课文《梁生宝买稻种》。彼时情景,不甚了了,脑海中倒是留住了梁生宝的文字形象:“一个年青庄稼人,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身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麻袋包着的...
姚逸仙从西安向北,过了延安,不知从何处得来了“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的个绥德州”这句民谚,究其根源,乃是这三地城池之险峻坚固,金汤难下,推其首却是雄峙于晋陕大峡谷黄河西岸吴山顶上的吴堡古石城。据历史记载,石城先设寨,继而为堡,《宋史·夏国传》曾记...
李子白6月2日至5日,参加由省作协、吴堡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柳青诞辰100周年,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柳青故里采风行”。商震、霍俊明、阎安、吴克敬、杨海蒂、孙惠芬、乔叶、张英、宋晓杰、邢小利、姚逸仙等30余人参加。采风的几天,走访了千年石城、柳...
李光泽黄河上究竟有多少个古渡口,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是,其中有一个川口古渡却尽人皆知。川口古渡位于陕北吴堡县川口村,设于康熙年间,已经历了150年的风雨。乍一看,渡口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连一只小船也看不到,让人怀疑这里究...
邢小利在苍茫的历史拐点,何去何从,谁能辨得分明?——题记在一个窑洞的木头门额上,刻着“贡元”两个大字。围绕“贡元”,右、左、上分别刻着“福、禄、寿”三个小字。这是柳青当年上私塾的通道,经过这个通道,可以上到一个有五孔窑洞的院子,那里就是柳青当年上...
周公度两个柳青吴堡人所乐道的人物,是作家柳青和经济学家张维迎。他们两人,一个影响了中国文学近四十年的格局,一个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各个角落。而作家柳青让众人惊艳的是他英语甚好,还翻译过几本书。并学习过俄语。但是在他流行的著作《创业史》《狠透铁》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