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在共和共文学的奠基时期有过非凡的表现,号称“小《人民文学》”,在文学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更达到超过13万册的月发行量。她的漫长时期的品牌积累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深刻的历史记忆,至今深入人心。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文化人无疑不知《延河》。新版《延河》将以200个页码的超大容量,立足时代,围绕“文化的文学”、“人文的文学”这一核心理念,把文学放在文化、人文的维度上衡量,重估本时代文学的内在特性,将通过“第
文集访问量: 11026 次
音乐列表
吴梦川1我叫魏紫,魏国的魏,紫色的紫。关于我的故事,该从哪儿说起呢?还是从童年时代开始吧,对了,就从五岁那年的远游说起。其实我也忘了,那年我到底是三岁?四岁?五岁?就算五岁吧。要说远游,其实也算不上,方圆十公里以内而已。时间绝对是春天,暮春时节。...
陆梅1.白日梦一整个春天和夏天,老圣恩跟着爸爸妈妈在城市里野游。每个阳光铺地的星期六、星期天,他们背上双肩包,包里装了饮用水、太阳帽和小点心出发了。爸爸管这叫“徒步”,妈妈说是“暴走”。老圣恩才看过妈妈新写的小说《格子的时光书》,她形容成“游荡”...
王晓一1灰白色的毡包外,僵立着一个状如蒙古包似的钢丝牢笼。笼子里的小白狐突然蹦了起来。它后肢着地,两只前爪死死地抓着冰冷的钢丝网,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似乎被胸膛里的心火灼烧得痛苦不堪。它那宝石般的、黄红相间的眼睛,疾速地扫视着被寒风捆绑的四周,目光...
周公度出发前,我们先在学校商议好了怎样分配这次探险得到的财宝。因为关于探险的书中,电影里,凡是参与探险的人,最后都是为了独吞财宝自相残杀;然后,费尽千辛万苦挖到的宝贝往往是便宜了一个过路人。没有一次不是让人叹息不已。我们发誓坚决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章学锋从微信中得知陈忠实先生谢世的消息后,妻子第一时间就告诉我:陈老师走了。此时,我们全家正在万里之外的阿联酋,领略这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国家的独特风情。我当即就抱歉地对妻子和儿子说:我要一个人静一静。面对蔚蓝色的波斯大海湾,我默默地坐了一个上...
我不知上天是否真的安排好了世间的一切,但世间的事情冥冥之中好像早已安排定了,我和《白鹿原》便是如此。我第一次读《白鹿原》是在1993年。那年有两部长篇小说几乎同时出版,另一部是贾平凹的《废都》。那时我正在新加坡一所英文学校学英文,除了上课,没有太...
张小琴1975年,我在西安美术学院就读,为创作毕业作品,我们五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队下,前往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下一个名为东李村的地方采风。当时我们的带队教师是后来成为陕西国画院创建人的著名山水画家苗重安先生,苗老师那年37岁,精干、瘦削,充满对艺术教育...
听到陈老师去世的消息时,我们一行人正在秦岭深处考察古村落,我坐在一处老屋大门前漆黑的石头上,久久不能起立…记得初次和陈老师见面是1998年,在西安的签名售书现场,也是陈老师获茅盾文学奖不久。那天,我新买了本《白鹿原》,带着我创作的一件小说人物形象...
陈忠实走了,一代巨匠飘然仙逝。听到这个消息,我木然地坐了半天,脑袋里像断了片。他走了,我奇怪反复地想着一个画面,白鹿原上,苍穹之下,陈忠实的背影,越走越远。我努力地想着,却始终想不起来他走着的背影,应该是什么样子。细细思量,每次,都是我从他那离开...
刘艳2016年4月29日,我在西安出差,得到一代文学巨匠陈忠实老师于上午病逝的消息后,我心里一阵难受。5月4日,我去设在西安建国路省作家协会大院内的灵堂吊唁,在灵堂里陈老师慈祥笑容的照片前祭奠,清涧县委县政府、路遥纪念馆敬献了花圈。作协大门上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