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在共和共文学的奠基时期有过非凡的表现,号称“小《人民文学》”,在文学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更达到超过13万册的月发行量。她的漫长时期的品牌积累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深刻的历史记忆,至今深入人心。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文化人无疑不知《延河》。新版《延河》将以200个页码的超大容量,立足时代,围绕“文化的文学”、“人文的文学”这一核心理念,把文学放在文化、人文的维度上衡量,重估本时代文学的内在特性,将通过“第
文集访问量: 11024 次
音乐列表
惊悉陈忠实老师逝世,我的心情是沉痛的。想不到花开正艳的时候,暮色就提前袭来,让我们进入追念他的长夜里。说起陈忠实老师,人们总是将他与小说相连。说起他的小说,人们总会说他的成名之作《白鹿原》。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至今对诗歌深切...
李莹2016年的五一假期,原本喧嚣的世界骤然降温,因为在古城西安,陈忠实的突然离世,让圈内圈外的人士共同伤怀。全国人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缅怀陈老,因他在文坛上的苦行僧精神感动和号召过无数的文学青年,他用对文学的信仰和生命成就了《白鹿原》,给世人留下...
清晨,突然听到忠实兄远行西去的消息,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他那忠厚的面容,和他相识的历历往事,透过蒙蒙泪水,又渐渐重现眼前……我和忠实兄相识那年,他在西安灞桥区文化馆供职。后来他进入省作协,那又是我的常去之地,慢慢就熟识了。特别是看到他的小说《...
柯卓英2016年5月5日,是为敬爱的陈忠实老师送行的日子。清晨,当校车驶过二号教学楼,我回首望去,看到那高高的台阶空空荡荡,意识到校园再也不会有陈老师的身影了,内心忽然一阵痛,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于是陈老师在学校的往事浮上心头。第一次偶遇。陈老师...
李喜林三十年前,当我在《陕西日报》副刊,第一次读陈忠实老师短篇小说《信任》时,就一下子被作品中散发着浓郁的关中乡土味道和地道的关中语言所吸引。记得当时我是在地头的杨树阴凉下读这篇小说的,竟然忘记了回家吃午饭,连父亲在村头一边跺脚骂我,一边扯长老腔...
李大唐得到陈忠实老师仙逝的消息,是在西北大学作家班赴汉中采风的车上。班主任杨乐生老师接到省作协副主席李国平的微信确认,立即要求司机停车。简短通告消息之后,让所有学员站成一排,面朝西安所在的方向,集体默哀一分钟。默哀完毕,杨教授宣布,取消后续采风活...
周养俊2016年4月29日清晨,我在新纪元公园晨练,同事王建民打来电话,怯怯地问:“网上说陈忠实老师不在了,你看到了吗?是不是真的?”急忙打开微信,果然有“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今天早晨七点四十分去世”的...
杨则纬是的,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认识陈忠实。是的,就是写《白鹿原》的陈忠实,当然我叫他陈老师。陈老师是2016年4月29日早晨走的,没有熬到5月的到来,在西安最好也最短暂的季节里离开了这个他笔下的世界。陈忠实老师从书的封面上的一个名字,变成真实...
吃过晚饭,按照习惯,我每天都要到西安石油大学体育场去转上几圈,今天也不例外。当步行至石油大学体育场北门时,我不由自主说了一句:陈忠实老师的工作室就在对面的生活区。见没有人接话,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在自言自语。是啊,陈老师已经去世了,今天都第四天了啊!...
4月29日上午8点多,鲁院同学群里有人@我,是东北作家刘元举@我,并向我发了三个哭的表情,我赶紧打开微信群看时心里一惊,是《北京文学》的王童在群里发了陈先生病逝的消息,他同时埋怨我为什么没及时向同学们报告这条消息,我一边检讨自己,一边一个字一个字...